p; 重重叹了一口气,李清水也收起心绪,向着十万大山疾驰而去,船到桥头自然直,想这么多干嘛?
回想起这一个月的治南城经历,李清水没想到竟能够让他能够获悉如此深入的感悟。
人性的美好一面和人性的丑恶一面,都在三王之乱到现今的晋王之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短短五十年,一下子涌现出了大量的复杂情绪的交织变化。
南侠南静柏的侠骨铮铮、魏王的自私无情、楚王的阴险狡诈、冯半梦的无奈愧疚、孟孤松的大义凛然、黄海韫的贪得无厌、已经兽化的百姓的茹毛饮血......。
赵语蕊、孟青枫、孤冷风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南静柏、冯半梦、孟孤松三人间的反目成仇......。
李清水看到了太多太多复杂的人性情绪的交织变化,也看到了不少人性的光辉。
南醉柳的侠义、痛苦、无奈、希望、绝望,最后转为了癫狂,晋王的天资卓越、漠然、偏执,孟家一门的忠烈、大义,孤冷风的释然、祝福、成全......。
赵语蕊经历人性最阴暗的一面依然能够心向光明、孟青枫身心备受折磨依然能够坚韧不拔、青戈信仰崩塌后的新生......等等。
这些五十年中激烈情绪的变化,被李清水短短一个月全部体会到了,那种对心灵深处的剧烈冲击,完全对立的两类情绪的碰撞,给你李清水的感悟是最为深刻的。
原来物竞天择的天道规则和人繁多需求的交融,才是够构成整个世界的根本。
而他先前在黄泥镇感悟到的情绪交织,仅仅只是这两种东西交融后,衍生出来的具象化产物,更真实,也更具冲击力,但这不是核心。
准确来说,人的需求和物竞天择也仅仅只是天道的一部分,天道规则演化出最直接的物竞天择,而后又不断衍化出更为复杂的不同需求的冲突,所有才形成了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
所以人其实是在不断的认识天道规则,但是在认识的同时,又会产生更多的情绪变化,也就导致天道规则演化出来东西变得更为复杂,然后人类又不得不去重新认知。
这就是一个不停循环的大圈。
因为新的东西出现,就会带来新的变化,旧的东西已经不再适应,所以整个人间凡俗应该是一个圆,随着人类的认知提升,圆也在不断变大,也更复杂。
也许有时这个圆会因为一些激烈的情绪冲突变得畸形,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它还是会重新回到圆形。
李清水觉得自己捕捉到了人间凡俗的本质,但是却依然没能突破出尘境,一时间也有些纳闷。
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大道根本,而不是具体的某种道法感悟,所处的层次更高,只是由于李清水的修为实在是太低,没能显现出来而已。
道法只是对于某种大道的感悟,从而领悟到的某种衍生出来的具象化的术法,就好像入品禁纹,有的可以禁空、有的可以控温,这是某一种大道的枝节衍伸。
所以李清水其实已经算是半个出尘境了,但是他还缺少一个关键的东西,出尘境的道法。
他还需要对某种或者多种情绪导致的变化有更深刻的体会,才能领悟到某种道法,他所感悟到的大道根本太过宏伟笼统,以他当前的修为境界,是几乎不可能领悟到相应的道法。
这一个月的经历可不仅仅只有这些收获,还有些是李清水当前的阅历所不知道的,也是夏水风所沉思的问题。
李清水收归晋王的举措,间接地改变了白露国原本已经很糟糕的世道,也变相的提升了白露国的国运。
所以他的气运才会略有提升,待将来白露国的国运提升,他的气运也会提升
再者,此举措相当于救了整个白露国当下的百姓,乃至是后世的子子孙孙,所以天道馈泽之下,冲消了很多李清水在极西之地背下的庞大心魔业障。
所以治南城此行,收获不可谓不多,唯一糟心的也就是此番葬仙谷之行了。
一路疾驰,由于十万大山本就在白露国的南端,所以李清水才花了半月多就到了十万大山边缘。
这里黑蛮一族横行,不过作为修仙之人的李清水也不惧,但是他也懒得去招惹这些粗俗野蛮的食人族。
“葬仙谷已经在十万大山的中心地带,此行估计得花不少时间,不能耽搁,自己还得回宗进入蕴灵秘境呢?”
第六十八章前往葬仙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