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章 八十、长门赋[2/2页]

闲坐说长门 晃荡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君?”
      董偃道:“正是。司马夫人说,痴情女子负心汉古来皆然,她作为女子体会颇深,所以由她这个曾被人抛弃的妇人执笔,此赋必定会更加打动人心。”
      其实董偃是怕馆陶怪他办事不力,没有去夜郎国找司马相如,而由一妇人代笔了事,所以事先把托词说得满满的。当时卓文君的原话是:“夫妻相处贵在真诚,像这样以失去本性为代价乞求来的感情又能维持多久呢?又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倒不如一个人清闲自在。”
      刘嫖哪有功夫推敲他话真话假,只管打开词赋细细瞧了,瞧着瞧着,不觉间已是泪流满面肝肠寸断,口中只喃喃叫着:“阿娇,我的娇儿我可怜的女儿……”
      董偃看刘嫖的反应,终于放心地喝了口茶,他这投机取巧之事啊,妥了。
      反反复复又瞧了几遍,馆陶终于收了眼泪,把词绢小心地收入一精雕细琢的红梅盒内。正细细地盘算该如何将此长门赋交与帝皇时,却见陈须急急而来,趋步而行到母亲身边时方压低声音道:“母亲,不好了。”刘嫖抬头询问,他接道:“卫青首战大捷,陛下龙心大悦,听说要封侯了。”
      刘嫖忙问:“其它三路人马呢?”
      陈须回道:“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
      见母亲良久不曾言语,陈须道:“母亲,卫氏龙恩正甚,如今卫青又傍有功德,这长门赋不送也罢。”
      刘嫖斜睨儿子一眼,拖着疲惫的声音道:“送。怎么能不送!它可是本宫花了千金千里迢迢从蜀地求来的东西,不送岂不可惜了。”
      陈须踌躇一阵方道:“母亲,陛下早就蓄意废后,如今好不容易事成,岂可因一篇词赋而收回成命?再说了,娇儿的那性子,哪能做来做小伏低之事?依孩儿之见,还是不送为好,免得天下人再看我陈家的笑话。”
      刘嫖也不恼陈须说出的混帐话,只是颇显无奈地说道:“闲话说过一阵也便罢了,为娘怎能因为一阵风言风语就看着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女儿在长门宫凄苦一生。”
      因着大汉朝百年来难得的战争胜利,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欢庆之中,卫子夫作为卫青的阿姊,又是未央宫职位最高的女人,少不得陪着刘彻大宴群臣。于是朝臣中就有人顺势提议陛下再次立后,矛头直指卫夫人。刘彻听了,笑意更浓,当着卫青的面道:“只要子夫这次能为朕诞下皇子,朕必当立子夫为后。”卫子夫与卫青听了,心中欢喜自不必说。
      就在如此欢庆的时刻,作为大汉朝的大长公主,刘嫖也毫不意外地送来一篇贺文。刘彻饶有兴趣的拆开来看,越看脸色越沉,沉着沉着却又哈哈大笑起来,朝中众臣不明所以,个个面面相觑。
      “好个长门赋,好个司马中郎将。”又问身旁的臣子道:“算起来司马中郎将在蜀地也有四五年了罢,如此好的文采用在别处当真是可惜了,寻个由头调回来罢。”
      辗转几日后,后宫中妃嫔几乎人手一份“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想起那位昔日里敢作敢当行为举止张扬的消瘦女子,终于放下自尊来讨生活,除了得意还有些别的意味绕在心头,对待陛下越发的谨慎小心,谁也不敢步了陈皇后的后尘。
      再过几日,街头巷尾的八卦之中也有了长门赋的影子,有学之士学着当今陛下道:“好词赋啊,司马大人不愧为天下文人之首。”
      老百姓才不管什么好不好呢,他们只知道长安城的三百余口命案均是拜废后所赐,如今又出来耍什么幺蛾子,还准备祸害百姓呀。
      长门赋的女主角倒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当时长安的配给车辆入了长门,做饭的打扫的等人帮着卸车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悄悄地说了长安城的娱乐新闻与她们听,说废后也有可能重新获宠。
      踢壶的听了喜滋滋地把这个消息与陈娇说了,陈娇拧着眉头道:“好好的,作什么长门赋,平白惹人讥诮。”踢壶的待细细盘问,陈娇把玩着雪儿再不说一字,只得悻悻作罢。
      而董偃却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他说此赋乃司马夫人卓文君所作,怎么到了天下人面前,却成全了司马相如?他哪里知道,司马卓氏鼓动天下女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早就惹怒了以帝王为首的男权社会的大批男人,馆陶哪里会不识趣地说长门赋乃卓氏所作?反正出自他司马相如家,难得糊涂罢!

第79章 八十、长门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