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州桥结义(上)[1/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四章;州桥结义(上)\n  四人合为一处,将两个小碗并排放在面前,依依还是向每个过往的路人磕头行躬却被李无涯和小黑子一起拉住了,堂堂三个小男子汉怎可要一个弱小女孩出苦出力。\n  将依依拉至后面,李无涯,黑子,小胖三人一起向来往的市民磕头乞讨,小黑子也低下了他高傲的头,为了生活,为了活下去。\n  今天是节日,朝廷也不上朝,整个东京城的市民都几乎都出来逛街。\n  到处都搭起彩棚,店铺陈满商品;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西马、等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子鱼、福州荔眼、温州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琳琅满目,眼花缭乱。\n  但见处处车马交驰,热闹异常。\n  今天的大宋市民衣着华服,兴高采烈,完全没有金国大军压境,战争风雨欲来的紧张感。出手也别平时大方,故中午还不到,两个小碗里已装满了铜钱。\n  小黑小胖惦记着心事,准备收拾回家,于是买了些吃食等物品,向后街的巷子里走去。四个少年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穿过大街小巷、七拐八拐,来到一处破旧的院落。\n  这是一座残旧的小院,院门只剩半边,门口坐着一个老奶奶,眼巴巴的望着路口。“奶奶,奶奶!”\n  小胖老远就喊着跑了过去。\"哎,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奶奶脸上含笑回应道。四人进到院子里,瞬时,李无涯被震惊住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啊!\n  只见这个小院残砖烂瓦,杂草丛生。\n  左右两间矮房,土墙已经有点发黑,连窗户都没有,灰涂的墙壁似乎用手就能抓下几把粉来,冷不丁的从屋外刮进几缕凉风,不敢让人着想那雨天的光景。\n  天井里坐着躺着十几个老人,衣服都破烂不堪,身上都散发出腐臭味道,中间一个老奶奶看样子病的很重,半躺着头枕在草垫上,嘴里发出疼苦的呻吟。\n  旁边几个老人用打湿的旧衣服沾水敷在额头,帮她降温,似乎想用这样的方法减轻她的疼痛。\n  李无涯原本以为自己和依依参天路宿在桥洞野外已经很辛苦了,没想到黑子和小胖两个起早摸黑的原来是为了照顾这十几个孤寡老人。\n  不由紧紧握住两人的手说;”我们一起来照顾老人家“\n  原来小黑和小胖和这群老人都是一个镇子的。金兵一路烧杀过来,整个镇子都被烧毁,青年男女被杀的杀,掳的走,只剩他们这些老弱病残。\n  小黑原是铁匠的儿子,性格刚强。小胖原是地主家的少爷,却心地善良。\n  两个少年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一路不离不弃,吃草皮树叶,餐风露宿,也偶有遇到好心人和官府的救济,历经千辛万苦逃难来到东京汴梁,找到这处破院栖身。\n  四个小伙伴的回来就像带来一丝春风和阳光,瞬时院子充满了生机。\n  老人们吃了食物和水后,又恢复了些体力,在李无涯的带领下,开始打扫院落,小依依也在帮忙拔草除杂。\n  经过大家一起的打扫,院子干净整洁了许多。\n  李无涯将所有的钱都交给老奶奶,吩咐去买点自用品,将几间小屋收拾出来给老人住。\n  然后将小黑和小胖叫过来说道;“小胖和依依留下照顾老人,我和黑子出去找点事做,不能老靠乞讨过日子,今天是节日,能讨点,但不可能天天是这样,所以要找点事做。”\n  “恩,小黑点头道。”\n  “我也要去”小胖说道。\n  ”你能挑还是能抗啊?能打还是能抢啊?“\n  ”李无涯反声问道“\n  小胖不好意思的饶饶头,很郁闷的低下头。\n  ”我也要去“依依也出声道。\n  ”你在家收拾院子,等我们回来要看到大变样,怎么样?“\n  ”哦“依依无奈点头道。\n  ”走,我们去码头,“李无涯和小黑一起走出了院子。\n  由于金兵大举南侵,汴梁虽然依旧歌舞升平,但也有了一丝战时的气息。\n  此时的汴京,城里流贯着汴河、惠民河、金水河与广济河,漕运繁忙。每年光从南方运到汴京的漕米就有600万石,更不要说布帛、茶叶,杂色粟豆(马料)各地运来的军粮等其它物资。\n  故码头运河上粮船不停的来回穿梭,码头上一片忙乱,工人挑夫都在搬运物资。\n  李无涯找到仓库那一处负责的工头,要求加入码头搬运入行。那工头一见是两个少年,面有不屑的说道;“此等重活,尔等搬运得否?可有户籍担保?”\n  原来宋朝漕运管理比较严格,分运转司,发运司,及仓储所。\n  漕粮不能变质短少,漕运水道要畅通无阻,船只不能损坏和沈溺,粮船总不得停歇,限期到达。\n  尖刁、贫瘦、土匪流寇不得混入,舵役、头工、水手须具状互保,编造年龄、面貌、籍贯、地址等花名册呈送衙门,码头工人也是须有户籍或有担保之人才能胜任。\n  两人顿时傻了眼,做个码头苦力也这么难吗?\n  这时一个青年男子抗着一代大米健步走来,快速的将粮袋卸到栈板上,看到这一幕,走过来说;“我帮他们担保”\n  你?那个工头虽有不满,但还是勉强答应了。\n  搬一袋粮食一个铜钱,每搬一次领一个竹签,凭竹签最后到仓管那里领工钱。\n  一般的码头工人一天最多搬100次左右,可领100文铜钱,这些钱也足够一天的生活了。\n  一袋粮食为一石,有120斤,一般的码头工人只能一人扛一袋,步伐缓慢的慢慢朝仓库走。\n  而那个青年男子身形伟岸,四肢健实。一身窄袖青色布袍,头发打乱遮住了脸庞,脸上还抹了黑灰,隐隐透出忧郁的眼神,似乎刻意不想让人认出来。\n  别人背一袋粮食还步履蹒跚,而他背一袋大米却似乎毫不费力。别人背一袋大米的时间,他已来回背了两次。\n  李无涯和小黑两个挑着一袋大米艰难的朝仓库走去,100多斤的粮袋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点重,挑的非常吃力。\n  但两人紧咬着牙,一步一步的挪动着。肩膀上传来的刺痛不时让两个少年皱着眉紧绷着脸,但还是坚持着在一步一步前

第4章 州桥结义(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