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四人各自算计的时候,一顶轿子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缓缓而至。\n 若论舒适和享受,达官贵人最钟爱的出行工具当属轿子。有骑马不如乘车,乘车不如坐轿的说法。\n 但是在大宋,轿子可不是随便乘坐的。百官一般只能乘马,只有年长的大臣,才会允许赐轿。\n 比如司马光拜相的时候就是坐轿,号称莫大荣宠。一般官员要敢这么干,早就被告“僭越”了。\n 而且乘啥样轿子,多少人抬,在大宋也是个关乎掉脑袋的事。\n 宋太祖时候还不太严,宋太宗的时候有严格规定:老百姓家抬轿子不能超过俩人。\n 宋哲宗时期又补充规定:达官贵人家抬轿子,也不能超过四人。宋徽宗时期更严:富民娼优都禁止坐轿。轿子在当时,就是权力的游戏。\n 所以在大宋汴京街头,如果能看到坐轿的,绝对不能招惹:绝对是大人物。\n 但见这顶大轿银顶黄盖红帏。前面六个轿夫,后面两个轿夫,京城中许久不曾见过的八抬大轿竟然在此出现。\n 一位着紫服配玉带的的男子走出轿来。轿子身后跟随着皇城司的精锐高手,个个身材高大,目光凌厉。\n 原来是最受官家喜爱的郓王赵楷。当今太子赵桓虽然是官家的嫡长子,但官家的爱子恰恰不是赵恒,而是三子赵楷。\n 赵楷本人为什么是最受官家钟爱的儿子。其原因在于他的性情和爱好与其父皇相近,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才华较为出众。\n 亲王当中有两子才华最为出众。赵楷继承了官家的文采,琴棋书画皆有所成,禀资秀拔,为学精到。\n 而另一个则是康王赵构。康王赵构资性朗悟,博学强记,挽弓至一石五斗,武学精湛。\n 一文一武,当然官家更喜爱与自己习性相通的赵楷了。\n 官家赏赐百官经常带郓王赵楷相陪。\n 还破例让他担任实职,兼任皇城司提举司。按照宋朝典制,“宗室不领职事”,而赵楷差提举皇城司,达十年之久。\n 皇城司(武德司)权柄甚重,其职司极类锦衣卫之大汉将军与南北镇抚司。一掌宫禁宿卫,一掌刺探监察。\n 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是拱卫皇城并侦察臣民动静,率领数千名被称为亲从官、亲事官、内等子等不同名目的禁卫与侦探。\n 值得注意的是,这支特种部队不受殿前司节制。\n 郓王赵楷一来,所谓的京城“四大公子”皆肃立一旁。\n 在绝对的权威的面前,任你多大的官都是俯首而已。\n 四人向郓王赵楷行礼后,蔡行和童天一一起道;“今日大王大驾亲临,也是给师师姑娘来捧场的?\n 赵楷心思缜密,见这四人一起前来。京城”四大公子“的名声他早已耳闻,民间传闻不佳。\n 故他当然不愿和这四
第38章 京城四大公子之拼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