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四是把金朝代表安置在外面,不让他们进朝门上殿堂.当时要弭兵就得割地。\n 北宋派秦桧和程璃为割地代表同金人进行谈判。\n 秦桧在谈判中尚能坚持上述意见,于是又升为殿中侍御史、赵桓即位后,升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n 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尤其禁军金枪营勇猛无比,三站三捷,击退金兵。\n 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n 此时书院四人皆回京秉差。此时金军主帅完颜宗望决定和宋朝和谈,顺便捞点好处,毕竟大老远来一趟,不拿点礼物回家也说不过去。\n 宋钦宗也决定和谈,因为只有金军北退他才能腾出手来解决那个老是挖自己墙角的活宝父亲,真正地坐稳皇位。\n 至于金军的要求,宋钦宗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不就是要钱吗?大宋有的是!\n 鉴于宋人总是不讲诚信,已经被忽悠怕了的完颜宗望决定向宋钦宗要两个人,一个是宋人的宰相,另一个是宋钦宗的兄弟。\n 宰相是一抓一大把,但是兄弟可不是说有就有的。\n 宋钦宗也很无奈,这个完颜宗望真是个老狐狸,一点也不肯吃亏。\n 的确宰相是一抓一大把,反正没了再任命个就行了。可是,兄弟问题可就难办了。\n 谁都不是傻子,哪个亲王会明知道是火坑,还义无反顾地往前跳。\n 金人“钦点”要的宰相,宋钦宗选定了少宰张邦昌,不管他同不同意,反正这个黑锅你背定了。\n 而金人要的亲王,这倒是有点棘手。于是,宋钦宗在皇宫里召开了皇族会议。\n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兄弟时,他的兄弟们的表现实在太让他失望了,平时在自己面前高谈阔论的众兄弟,如今个个都缄默不语。\n 就在这时,一句“我愿意”从宫殿外传来,那雄浑的声音如暴风骤雨般响彻大殿的每个角落,久久不曾散去。\n 众人定睛一看,竟是平常谁也看不起的康王赵构。\n 只此一言,奠定了赵构日后南面称孤,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开端。\n 宋钦宗很感动,他没有想到在他的兄弟中竟有如此大智大勇的人物。\n 但大喜过望的他又陷入了沉默,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兄弟他很可能以后都看不见了。\n 宋钦宗拉着赵构的手,说道:“金国乃虎狼之国,从不讲信义,不像辽国久沾王化,此去生死未卜,望九弟保重。”赵构面容冷峻,只是默默地点点头。\n 第二天,宋钦宗带着文武百官为赵构和张邦昌送行。\n 赵构对大哥说道:“这次出使金营,生死不知,这位是我书院学友李无涯,他将和我一道前往金营。朝廷若有便宜,勿以一亲王为念。”\n 他是带着必死之心走进金营的。\n 而与之同行的张邦昌听到赵构的话,当场就吓哭了。\n 赵构铁骨铮铮,最讨厌的就是软骨头。\n 于是,他冷冷地看着张邦昌,说道:“相公,无非是为国家排忧解难,你何必如此害怕?”\n 张邦昌十分惊讶,他深知出使金营的危险,宦海浮沉这么多年的他对能否全身而退实在是没有把握。\n 可出身深宫、地位不高的康王竟如此冷静,甚至完全不把这危险当做一回事。就这样,三人远赴金兵大营,开始了生死未卜的金营之旅。
第47章 钦宗嗣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