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左林右李[2/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n  王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n  端王爱踢球,但只是业余水平。而高俅是踢球的高手,一来二去,高俅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n  不久,哲宗皇帝去世,端王成了大宋的徽宗皇帝。徽宗原本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人,一上朝看到的全是新脸孔。\n  下朝后看到高俅这个长期在一起玩的朋友,自然特别亲切。徽宗有心提拔高俅。\n  但大宋朝提拔干部有一套制度,并不完全由着皇帝的性子来。\n  七品县官要有进士出身,而高俅没有功名,文官这条路走不通。\n  徽宗就让高俅走武官之路。因为武官对出身要求不严,只要有功名就行,一句话,伸缩性较大。\n  徽宗的意思是让高俅到下面去“镀金”,时刘仲武为边帅,便格外帮衬。\n  恰好,高俅在边关的时候,大宋朝在边境打了几个少有的胜仗。\n  高俅升迁的资本,毫无疑问当是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并最后做到了殿帅,掌管禁军达20余年,这还是要有真本事的。\n  其次,高俅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n  之前有刘仲武在边关对他的提携,之后他与刘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n  刘仲武有次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n  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担任大将。\n  蔡京等残酷迫害苏轼及其家属,同为一殿权臣的高俅对苏轼一家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颇为时人赞许。\n  再者,高俅与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奸臣童贯、蔡京等也非一党。\n  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所以高俅能帮林冲说好话并不奇怪。“\n  众人听完皆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高俅也算有心了。“\n  ”知道林冲为什么贬到广州南海县吗?”赵步凡道。\n  “为什么?赵兄大才,请指教。”其余三人忙问道。\n  “知道大宋家族左林右李吗?”赵步凡道。\n  “这个知道,林家和李家。”三人说道。\n  “大宋家族有左林右李之说,这左林说的就是林家。”赵步凡道;“林氏一族乃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n  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n  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林家历朝历代出忠臣出名臣。\n  林皋,战国时赵国宰相,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各有才能,德才兼备,九子皆有大夫官职,被时人称为“九龙”。\n  唐代林披生有9个儿子,他们是: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既、皆成进士,分别担任八个地方的刺史(也称“州牧”)。\n  这时林披已定居莆田。一个家族里一下子出了九位官刺史,可说是创了历史纪录,是家族的无上光荣。\n  故后世称莆田林氏为“莆田九牧,双阙之荣”。\n  而宋代林杞生九子: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泰、景瑞、景元、景贞、景亨,先后为知州,世称“九牧林氏”、可以说林家世代出人才。\n  因林家历代成为名门望族,故招人嫉恨,多次受到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n  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闽粤,主要集中在福建。\n  唐宋时期,林家的主要势力已迁移到东南沿海一带。\n  据大宋尚书省档案记载;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19位。\n  福建为林姓的第1大省,约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约占福建总人口的9%。\n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这三省林姓占林姓总人口的85%,以福建为中心的林姓聚集区已经形成。\n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家家主深谋远虑,早已知道中原地处战乱之地,汴梁无险可守,所以将家族迁徙到东南沿海一带以躲避战乱。高,是在是高!”\n  赵步凡说道。\n  “那李家呢,请赵兄赐教。”孙有望等三人问道。\n  “李家,源自嬴姓,始祖皋陶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直系后裔。如果说林家出名臣,那李家则是出帝王。\n  在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等国与朝代。李姓不光出皇帝,\n  还出名将名人。先秦李冰,李牧。秦,李斯,李信。汉李广,李陵。三国李典,隋李密。\n  李姓之唐代达到高潮。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n  李姓族群急剧膨胀,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n  至大宋,名将李继勋、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一代名相李沆,当今朝廷重臣尚书右丞李钢,太学博士,吏部侍郎李若水,还有书院好像新收的学生叫李无涯。”\n  “到底是太学高足,知道这么些典故和故事,赵兄领教了。”孙有望等三人齐声赞道。\n  赵步凡抿须自言道;”这次林冲有意到南海县,必有深意啊!“\n  “什么深意?”孙有望三人问道。

第50章 左林右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