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众人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登上了“南海一号”。\n 林冲早已登船恭候。先将众人领至中间的客舱安置好。\n 然后一声令下;“出航!”\n 岸边水手解开缆绳,舟船掉头缓缓出发。\n 出屯门上,用东风西南行。\n 一路有时风平浪静,有时狂风骤雨。\n 但这艘巨大的海船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风险。\n 西行两日抵达九州石。\n 这时大船航速渐渐慢了下来。\n 在“南海一号”最上方的舵楼里。\n 林冲见纲首船长,副船长,舵工等人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n 一旁的张正道和柳翁见状,问道;“有什么情况?”\n 船长面色沉重,声音低沉的说道;\n “南海航行有句古话,叫去怕七洲,回怕昆仑。现在我们已经抵达七洲洋。\n (当时称东沙群岛为“气沙头”,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中沙群岛为“长沙”。)\n 此处风高浪急,天气变化莫测。\n 一会艳阳高照,顷刻大雨如注,风浪掀天,可畏尤甚。\n 历来航海谚语上就有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n 且海洋近山礁则水浅,撞礁必坏船。\n 全凭南针,或有少差,即葬鱼腹。是南海航行最凶险的地段。\n 这时船长下令道;”去传老舵手来。“\n 不一会,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看似弱不禁风。\n 但走路落地沉重,身体极其硬朗的老船工来到舵楼。\n 船长见到老者忙恭敬的说道;”老大,您来指挥。“\n 原来老者是南海航线上最有经验的老船老大。\n 在多年的航海中,船老大积累了丰富的航行的知识与观察海水颜色的经验。\n “相水之清浊,便知山之远近;\n 大洋之水,碧黑如淀;有山之水,碧而绿;\n 傍山之水,浑而白矣;\n 有鱼所聚,必多礁石,盖石中多藻苔,则鱼所依耳。\n 每月十四、二十八日,谓之‘大等分日。\n 此两日若风雨不当,则知一旬(十日)之内,多有风雨;\n 凡测水之时,必视其底,知是何等泥沙,所以知近山有港。”\n 老者也不客气。派人上桅杆顶眺望。\n 又命人打上一桶海水仔细观察,并亲自品尝。\n 再观天气,水流,风向,走向。一个个的指令下去。\n 船上杂事、部领、梢工、舵工、火长、碇手、缆工\n 各部门纷纷行动下来。船只在大海里蜿蜒而行。\n 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稳稳的行驶着。\n 就在这时,前方不远处突然出现巨大的黑影,喷出极高的水柱。\n 李无涯等人从没见过如此体积庞大的大鱼,忙上甲板观看,不时发出惊奇的叫喊声。\n “是鲸鱼,放箭,抛石机准备,投石驱赶。”老船老大即刻下令道。\n “为什么要驱赶呢,鲸鱼不是还在
第61章 大宋的南海之远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