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章 大宋八宝,徽宗制造[1/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正道和李无涯告退高宗赵构后,回到驻地。路上张正道对李无涯讲解了大宋玉玺的来历和说明。\n  传国玉玺被历朝统治者视为“天命”象征,其中最为正统的是由和氏璧雕刻而成。\n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令宰相李斯将和氏璧改成玉玺,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n  此后,玉玺被历代王朝视为权力正统的象征物,一直被争夺、流传。\n  汉元年间,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枳道旁,献上秦始皇玉玺、符节,秦亡。\n  这是传国玉玺第一次经历王朝更迭,也是最为平静的一次。\n  西汉末年,王莽派堂弟安阳侯王舜向姑母王政君索要传国玺。\n  太后不同意,王舜苦求不已,被逼无奈,太后将传国玺砸到地上,王舜连忙捧起已经崩碎了一角的传国玺献给王莽。\n  王莽大悦,在未央宫的渐台置酒款待王太后,并命人用黄金将缺损的一角补上——就是“金镶玉”,\n  成为后世判断传国玺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n  此后,传国玺的行踪变得模糊起来,王莽覆灭时带着传国玺逃往渐台避火,被商人杜吴所杀,接着经过王宪、绿林军、李松、更始帝、赤眉军、刘秀之手。\n  东汉末年,传国玺引起了诸多势力争夺,去向不定。三国时期,董卓、袁术、孙坚、曹操等人都曾有获得玉玺的经历,可见其混乱。但此时的传国玺已经无法确定是否为始皇原玺。\n  西晋初,司马炎将传国玺与刘邦斩蛇剑定为西晋两大国宝,存于洛阳武库之中。历经东晋、南北朝之乱,据说落入北齐高氏手中,接着传给北周和隋朝。\n  隋朝灭亡时,隋炀帝的萧皇后携传国玺逃奔突厥。贞观年间萧后返归中原,将玺献给唐太宗。唐亡之后,传国玺又为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所得。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n  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此后传国玉玺就此失传,下落不明。\n  到了后周太祖郭威登基,遍索国玺不得,无奈自己刻了“皇帝承天受命之宝”、

第72章 大宋八宝,徽宗制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