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6章 坐井观天[1/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无涯和张三日夜兼程,一路经永州,济州到达金国上京会宁府,在会宁府打探到二圣已被金人迁遣至五国城。\n  两人随即找到当地居民,许以金帛。当地居民将二人带至嫩江口的渔民之处,由渔船载着两人一路经混同江(松花江)前行,最后终于抵达了遥远的北方小城,五国城。\n  辽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生女真人”建立了越里吉、奥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五大部落,史称五国部。\n  金人将南侵掳来的北宋皇帝徽宗和钦宗二圣将关押在此地的五国城。\n  此刻北方的五国城凄风苦雨,气温极低。宋徽宗在一所破旧的院子里的一间小房里写诗。房间里的窗户还有破洞,徽宗曾将窗户的破洞用纸贴上挡风。\n  被监视的金人一把撕掉说;“你们宋人不知道天寒地冻的滋味,就是要你们来感受的。”\n  宋徽宗想起以前在汴京的生活;\n  皇宫中苑东门里,皇家画院,案上汝窑香座上点着龙涎香做成的香烛。\n  (这是宋徽宗独创的龙涎香的点法。宫烛以龙涎香贯其中,而以红罗缠炷烧烛。\n  则灰飞而香散,又有令香烟成五彩楼阁,龙凤纹者。)\n  宋徽宗准备写字的时候,他的神态应当是专注的,凝神静气。\n  身边,龙涎的香气缭绕着,在空气中漫漶成繁复的花纹,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若即若离,,,,,,,。\n  徽宗手持一只细长的狼毫,这种特制的狼毫笔很难掌握。\n  但它提供了一种塑性的抵抗力,赋予笔画以一种锋利之力。\n  他想起昨晚,斟酌片刻,开始书写;\n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n  回眸入抱总合情。\n  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n  在龙涎的奇异芳香中,徽宗脸上出现了迷醉的神色,有点像太白醉酒后的那种陶醉感。\n  冰肌雪骨的纸,柔韧地铺展着。\n  徽宗的的狼毫,就这样将龙涎香的烟纹一层层地推开,落在纸上。\n  仿佛身体深处升起的一种电击般的兴奋,一层层地荡漾出去。\n  舞蝶、迷香、残霞、晚风,自然的美轮美奂。\n  而此刻,国破家亡的悲壮,背井离乡的孤独,金人肆意侮辱的打骂,寒冬破院里的凄凉。\n  徽宗想起以前的时光。白矾楼上,李师师轻歌曼舞。\n  宣德楼上,观看花灯。赐予百姓金瓯酒。\n  想起了张正道的那幅画《清明上河图》\n  想到了很多很多,,,,,,,。\n  徽宗提笔写下;\n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n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n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n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n  破院,残屋,斜阳,寒风。撕裂的支离破碎。\n  他绵长的叹息凝聚成诗,而那些诗,不是用墨,而是蘸着泪写的。\n  依旧是瘦金体,,,,,,。\n  五国城,深夜。在一处地下的地窨子里。金国北方,人迹荒少。普通民间百姓盖栋瓦房也非易事。\n  加之冬季严寒,掘地为穴,穴居,即地窖子———掘地丈余,成穴,上面搭棚,以茅草等覆盖,一角留出口,形状大小似井口。即过去民间人人皆知的地窨子。\n  贫民百姓住地窨子,徽宗,钦宗在金人眼里是就是奴隶一样,所以只有住地窖。\n  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以前住在偌大的皇宫里的大宋皇帝,此刻面对面的坐在狭窄的地窖底里面,相对无言。\n  不由

第86章 坐井观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