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来到河边,这里是一处水磨茶作坊。
整座磨坊临河而建,修有两处上船亭码头,两艘运载麦面或茶叶的篷船正准备靠岸卸货,河对岸则是坡道与木桥,有几辆载货的独轮车与太平车。磨坊的主体建筑是一个横跨闸口激流的木结构磨房,下装两具大水轮,一具带动水磨,一具带动“水击面罗”。磨房内外,数十名工人正在磨面(茶)、筛面(茶)、扛粮(茶)、扬簸、净淘、挑水、引渡、赶车。磨房左侧,建有一间茅顶凉亭,亭内坐着几名硬脚幞头、身穿圆领袍衫官员模样的人,这几人是朝廷派来管理官营坊场的“监当官”。
右侧水岸边则建造了一间酒楼,门口彩楼欢门高耸,门首挂出一面迎风招展的酒旗,楼上小阁隐约可看见饮酒的客人,显示了一座大型手工业坊场对于周边工商业、服务业的辐射力。同时也显示出莫县的工商业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无涯等人对莫县的建设和发展均是非常满意,返回到县衙后,开始准备下一步的工作。
张三独自一人在莫县转悠。他先来到了慈济庄,这里早已荒芜一片,没有了以前众多儿童幼儿在场间玩耍的欢声笑语,没有了幼儿们稚气但充满朝气的朗朗的读书声,没有了老师,没有了管教,也没有一个幼儿,,,,,,,,。
张三又来到了居养院,这里一样是一片荒凉。张大爷,李奶奶,王奶奶,赵大美人。以前这里场中间总是众多老人们晒太阳的地方,现在空无一人。来到院角里,这里是脚臭无比的刘老头的地盘。他只要往那一坐,其它老人皆做鸟兽散。他的脚气太厉害了,周围一丈以内的蚂蚁都闻味即毙,由此可见那味道的浓烈。
可惜现在人已不在,张三再也没有机会帮他老人家洗脚了。
最后张三来到莫县中心地带新修的瓦肆。以前这里是莫县最热闹的地方,勾栏上表演的演员一换一批,场下的观众齐声叫好。不过现在这里也有几分以前的热闹了,莫县重建后,瓦肆也恢复起来。现在场上勾栏里有两个演员正在表演杂剧,一个说,一个唱,表情生动,台下观众看的极其入神。
不一会,两人表演完。接着是“鲍老儿”演出。舞鲍老是一种头戴面具的滑稽舞蹈,以风趣和幽默为主,是一种取乐观众的表演方式。
台下观众看后皆哈哈哈大笑,场面一时热闹起来,这时大戏开场了。舞台上一阵浓烟弥漫,响起了急促浓密的锣鼓敲打声。突然出现七名舞者,他们头戴红巾,背插白旗,手执刀剑,以舞蹈的形式表演近身格斗,刀是真刀,剑是真剑,锋利无比,利同霜雪。看的场下观众心惊肉跳,惊呼不止。
张三对这些基本没什么兴趣,转身欲走。突然发现场下有一个女子有点特别。这名女子虽然穿的是汉人的服装,但皮肤白皙,鼻梁高挺。身旁两名随从身材魁梧,瞳距窄短,颧骨突出。以张三的阅历,这两名随从绝对不是中原人士,应该是女真族的满人,而且还是女真的高手。这两人在旁站立,不敢就坐,显然对那名女子极其尊重。
张三觉得奇怪。看样子那名女真女子身份应该很高,带两名高手在莫县出现是什么原因。张三叫来一名巡查司的手下,叫他们盯住这几人。然后朝县衙走去。
第92章 城市建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