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此刻床上的老妇人忽然睁开闭着的双眼怒斥道;“孽子,不能做金人的走狗,不能丢汉人的脸,不能给他们带路。”
草药男子伏地对着老母亲磕头哭着说道;“娘,孩儿可以不忠,但不能不孝啊。打仗是那些大人物的事,咱们老百姓无法选择。娘,娘,,,,,,”
韩常当即将草药男子拖出屋外,还是朝旁边的军士一使眼色。草药男子抄起院落边的一根长竹竿后,带着韩常他们朝金山山顶走去。
里屋的老母亲愤恨不已,外面战鼓声声,喊杀震天,老人早已听到。这是大宋在和金国打仗。眼见金人利用自己胁迫儿子去给他们带路,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宁可家毁,不能国亡,宁可屈死,不可苟活,这是老人千百年来血脉里面流淌的汉人气节。
老人拿起床头边的药碗,猛的摔在床边,药碗摔成几片。拾起一块残片,对准自己的手腕,准备割下去。这时听到屋外有脚步声,老人知道金人回来灭口的。死在金人的手里,脏了自己这副躯体。老母亲拔出头发上的发簪,毅然决然的刺向脖颈。
两名金兵举刀闯进里屋准备杀人灭口时,发现老人已经自尽。两人互望一眼后,不由唾声道;“真是晦气,这个死老娘们。”
话音未落,床上看似已经死去的老人的双眼突然怒目而睁,怒视着这两名金兵!
两个金兵吓得哇哇大叫,丢下大刀,落荒而逃。出门时被门槛绊住,摔成狗吃屎,又惊慌的爬起来逃出院落。
这,就是汉人的气节!这,就是老人的抗诉,这,才叫做临死不屈!
韩常和金军押着草药男子,在其引领下来到金山南边的一处山坡。草药男子指着一处被树枝草木,乱石碎片遮盖住的凹处说道;“这里原来是通往金山山顶的一条通路。为了修筑妙高台,从这里运上去的材料和物质,后来妙高台筑好后。
两条道路,三面峭壁,云雾四合,如置仙境。大诗人苏东坡夜游金山,适逢中秋。当日月色如昼,风景如画。登上金山山顶之妙高台,遂歌其《水调歌头》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起舞,苏东坡说道:“此处便是神仙矣。”
后来金山寺僧人为了保持妙高台的景观,便将其中一条通路封闭,只留下一条崎岖的山径,故妙高台成为天下绝景。”
第109章 水调歌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