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大人物回来了[2/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军司马刘文冲拜见御史中丞秦桧大人。”
      刘文冲一下跪,众人见状,皆大惊失色,知道秦桧所言非虚,于是一个个作揖跪拜,叩头谢罪,跪倒行礼。
      原来刘文冲以前曾经在太学休学,秦桧曾经是太学的学正,故认识秦桧,这可是个大人物啊!
      当即秦桧等人被请至军中大帐,首领丁祀奉为上宾,并把他和王氏一路护送到南宋的首都临安。
      秦桧回归南宋,顿时在当时南宋的朝廷掀起一番巨大的震动。
      皆因为秦桧的身份极为特殊。靖康事变之时,秦桧是当时朝廷的御史中丞,宋朝的御史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中丞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宋朝规定,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以避免宰相与台长勾结为祸。
      按宋朝定制,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入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晋升为执政。御史中丞大多是以学术才高者充任,他们控制言路,权力气势,几与宰相分庭抗礼,御史中丞与权知开封府、三司使、翰林学士并称四人头,都有替补宰相的资格。
      所以说秦桧的职位极其重要,而且还是著名的主战派之一。当年金兵南侵围困北宋都城汴京,朝廷大臣十有八九都主张求和,唯有秦桧力主抗金,后被金人随二圣及数千官员掳至金国,生死不明,现在数年过去竟然能够在其他官员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唯有秦桧能够携家人妻眷安然回归,这其中是否有隐情,朝臣多持怀疑态度。
      秦桧自述道;桧身在金邦,心系故国,“衣冠不变于中华,觐会自依于常度”。欣闻赵构复宋,再续伟业,桧为之振奋,为之期待,激动之余,决意归国。
      时桧任金左帅完颜昌军中闲职,与昌常论战乱之害,和睦之要,为人之道……与其渐成至交,使其倾向和议,理解宋廷,致力于宋金和好。
      昌知桧怀念故国,归心如箭,虽有不舍,还是割爱成全,且为其创造条件,让其乘乱而去。
      归途艰辛,不乏凶险,然桧志如磐,无所畏惧。建炎四年十月初二日,桧举家归国,自楚州孙村归于涟水军丁?水寨,后转至临安。
      但宰相范宗尹、枢密院李回与秦桧关系要好,竭力保荐他的忠心。宰相范宗尹是南宋最年轻的宰相,以前曾经在秦桧手下做过侍御史、右谏议大夫。枢密院李回以前也曾经是秦桧的部下,受过秦桧的提拔。有这两人担保,再加上秦桧以前的威望,故南宋皇帝赵构也只有启用秦桧为官。但是任命个什么官呢?太小了秦桧肯定不愿意,太大了,秦桧刚刚回归,身份还待查证,也不行。
      赵构于是征求军中大将的意见。大将张浚回答道;“秦桧在靖康敢于请立赵氏,可与共天下事。”
      赵构复又征求名臣赵鼎的意见。赵鼎答曰;“赵鼎与卿相知,可以必安。”
      进过这些询问以后,赵构决定启用秦桧。并最终决定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从此秦桧此人又回到了南宋的政治舞台。

第135章 大人物回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