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7章 货币战争[1/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桧接着说道;“这就是除了军事之外,另外的一种战争,叫做‘货币战争'。说起《澶渊之盟》,我们又想起不平等条约和杨家将了,大家都知道老杨家“七子去一子还”,死得那个惨烈,烧火丫头都上了,最后皇帝老儿还是签了议和条约。跟汉族人提《澶渊之盟》,那感觉就跟像是我们受了多大屈辱和委屈似的。
      其实不然。《澶渊之盟》的内容大体上有这么两条: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以后,谁家的皇帝年纪大,谁家皇帝就是哥哥。
      二、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第一条,今天看,这似乎是不平等,但是表面的称兄道弟还是为了和平。
      第二条,大宋朝臣皆骂条约不平等,主要是因为这第二条,但是,我们嘴上骂归骂,心里要清楚牌局。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岁入,是一亿两,发起宋辽战争,每年军费是五千万两。
      关键在于第二条的第二款,两国开始自由贸易。这“岁币自由贸易”可太厉害了,这条就是‘货币战争'。
      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它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所需要的。开始辽还卖给宋一些马,后来发现大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了,萧太后下令谁出口马,杀谁全家。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得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
      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就干脆不发行货币了,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要了大辽老命的货币战争,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开始了。结果是,100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地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了大辽的每一个毛孔,最后的结果就是大辽被金国和大宋联合消灭了。”
      听到这里,这些军中大佬们面面相觑,原来还有这等说法,辽国不是被军事打败而是被货币战争打败的。
      要说比口才,在座的任何人都比不上秦桧。秦桧是状元出身,博学多才,早年做过私塾教师,后来考取

第137章 货币战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