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驻守边境[2/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黑,你们率使团回去复命吧。和官家说明情况,另外请示官家将莫县铁军派往此地。”
      两人当即领命,带领使团离去。同时留下的还有李无涯和严实二人的一些亲兵随从,另外还留下了数十具神臂弓。
      这座小村庄是归属于南郑县,名叫丰颂村,大约三十几户,人口一百多人。
      大宋北宋期间有路24,府14、州240,县1255,宣和六年(1124年)1360万户,共12600万。
      宋金之际因战乱人口大量锐减,大片北方领土丧失,南宋期间有路15,府33,州124,县613,人口从
      靖康之乱前的宣和六年(1124年)约1360万户,到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境内约有1086万户、5650万人。
      南宋相比北宋领土和人口都近少了一半左右。李无涯和严实先带领村民扑灭了村里的大火,此时丰颂村的老村长也带领几十名村民回来了,金军前来抢掠,村长带着大部分村民外出躲避,看见村里大火渐灭,也回来帮忙。
      丰颂村的村长姓梁,千恩万谢的感谢李无涯拯救了村庄和村民。李无涯说道;“丰颂村地处平地,四周平坦,如果金军再来,无险可守。附近可还有其他适合居住的场所?”
      梁村长说道;“丰颂村的村民原本有上百户人家,近七八百人口。金兵年年来抢掠,人口凋零,现在仅剩百十号人口了。这些村民世代居住在此,不愿离开老家。不过南郑县附近山峦众多,道适合躲避战火。其中有梁州山,汉山,等。”
      李无涯说道;“金人小队骑兵被杀,肯定会迁怒当地村民,再来报复。丰颂村目前已不适合再居住。我建议村民到附近山上暂且安身,修筑山寨,再加上神臂弓和地形的优势,可以抵消金人骑兵的优势,足以抗衡。”
      老村长听后也觉得甚有道理。丰颂村地处平原,金人骑兵肆意纵横,多年来村民屡受欺凌。如果迁至山上,至少可以保平安。
      于是丰颂村上百名村民在老村长和李无涯等人带领下,搬至梁州山。梁州山又称大巴山,为陕、川、鄂界山,得名与古代的巴族有关。梁州山海拔7001000米,分上梁山、中梁山、下梁山三段。山体由灰岩和变质岩组成,外貌浑圆,山势平缓,岩面裸露。植被以荒草、灌木为主。山丘间多深沟低槽,较大的有龙家沟、李家沟、铁炉沟、冷水沟、张口子、武家沟、佘家沟、华山沟等。众人在梁州山龙家沟找到一处山势平缓,有大片空地的地方安营扎寨,开始修建起自己的家园。
      第二天上千名金国骑兵蜂拥而至丰颂村,为被杀的金兵报仇,结果整个村庄空无一人,只有被斩杀的50余名金兵的无头尸首。金兵恼羞成怒,将丰颂村全部烧毁,派出小股部队上山搜寻,被龙家沟的李无涯和严实等人的神臂弓击退。
      山路崎岖,金人骑兵无法上山,小股金人军队害怕大宋的神兵利器神臂弓,加上地势险要,金军悻悻然的退去。这时丰颂村的村民才彻底相信了李无涯。幸亏及时撤至山上,要不然丰颂村剩下的村民全部会被金人屠杀。从此村民安心在梁州山居住,并开始修建营寨和房屋。

第139章 驻守边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