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7章 ;十大美女(上)[2/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宋后多着汉人女子的服饰。不过这次是代表金国而来,所以穿戴的是女真传统服饰。上身白色的团衫、直领、左衽,下穿紫色裙,裙上绣金枝花纹。辫发盘髻,耳垂珠玉。这次伴奏的只有四种乐器;鼓、笛,节,铜镜。
      鼓,笛可能大家还知道,节,铜镜是什么东东?
      节,女真人将生活用具簸箕,作为打击乐用于歌舞伴奏,使其成为独特的乐器。后来传承沿用。民间使用柳条编制,演奏时左手执节,右手拇指食指两根竹箸,以打、拨、划出高低快慢不同节奏的音响。这种乐器不仅民间使用,后来宫廷也用竹子编制节,为歌舞伴奏。
      铜镜原是一种生活用品,女真人把它用于歌舞表演之中。演出时,有五六个女子站在舞台旁边,一手拿一块铜镜,忽高忽低地晃动,铜镜的光泽闪烁,营造出热烈气氛和舞台效果,后逐渐发展为敲击发声的打击乐。
      这两种乐器是完颜晴特意命人从金国带来参加表演的。其实还有一种乐器这次完颜晴也命人从金国带过了过来,就是鹿狍哨。鹿狍哨用桦皮制作,长只有1.5公分,左右两个很细的开口,含在口中发出音响,是一种狩猎时诱捕狍、鹿的仿声器具,后来用于歌舞伴奏。
      只不过大宋的教坊里的乐工不会使用这种比较原始的演奏工具,所以只好战士放弃不用。
      在鼓、笛,节,铜镜等乐器的伴奏下,完颜晴迎风而起,人则随歌、鼓之节而舞。身段婀娜多姿,风姿卓卓,别有一番韵味。赵构看的也是赏心悦目,点头不止。
      第四个上场的是吐蕃部落的撒贝宁娜,她表演的是古格宣舞。
      “宣”舞最早起源于古老的象雄王朝,传承到古格王朝时得到了持续发展,称作“古格宣舞”。象雄王国是吐蕃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地域辽阔且位于交通要道的古象雄,是根据藏文“象雄”两字的译音写成的汉字,堪称“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站”。
      “宣”是象雄语,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最早使用的名字是“玄”舞,“玄”有着更加深奥的玄妙寓意,“宣”是汉语翻译时的音译,“玄”、“宣、“鲜”都有人用过,都表示歌舞之意。
      撒贝宁娜穿着传统的藏族服饰,头发梳辫成数十根细辫,下接咖啡色丝线,直坠至脚踝。腰带上挂一银钩,戴着绿松耳石串。
      在琵琶、笛子、唢呐、哔旺、扎年、长鼓,以及高低达玛皮鼓等多种乐器的伴奏下,只见撒贝宁娜唱、跳相结合,服饰精美华贵,歌曲动听悠扬,舞姿端庄轻盈。
      整个舞蹈高贵典雅、步态稳健、曼妙优雅中蕴涵着庄严的欢快,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和独特魅力。表演完后也是获得了不少掌声。
      第五个上场的是西夏的也和。等到也和上场时,原本轻松愉悦表情的赵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妹妹赵夕。
      为了对抗屡次侵犯大宋的金国,赵构登基之后为了宋朝的安危,联好西夏,对抗金国。所以才不得不忍心将公主赵夕联姻西夏亡国。
      赵夕远嫁西夏已经数年了,为了两国的交好,赵夕一个年幼的女孩不远千里,从中原温暖如初的江南水乡到遥远偏僻且是寒冷干燥的西夏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这次也和带了赵夕最近的消息。赵夕虽然年幼,但是和李无涯等人生活数年,懂得民间的疾苦,深明大理,且赵夕天生丽质,教养极佳,懂得为两国委婉求全,所以深得西夏王国上下的喜爱,目前过的还算可以。
      但是西夏那种干冷极寒之地,一个小女孩背负着两国交好的使命,要在那样复杂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来,是怎样的艰难!
      可是弱国无外交啊!想到这里,赵构心头一阵悸痛,无奈而又遗憾的摇了摇头。
      这时表演开始了,也和表演的是西夏伎乐舞。
      西夏信奉原始的巫教,厮是专职的巫,驱鬼治病。乐器有鼓、琵琶、箜篌。西夏的宫廷里有番汉乐人院的专门机构,西夏毅宗谅祚曾派使臣向北宋要伶官、工匠,并要求买化妆品和戏剧服装。
      所以西夏的舞蹈也有汉人传授过去的经验。也和斜披绸带,下着长裙短裤,戴冠饰,手臂有璎珞、臂钏、手腕戴着手镯饰品。在牛头埙、凤首长笛、箫,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持莲蕊,飘带飘动,满堂生风,翩然若仙。
      貌若仙子的羌女也和优雅委婉的舞步,轻盈曼妙的舞姿,恍若天籁之音的西夏古乐,色彩缤纷的服装配饰,悠扬婉转如泣如诉,铿锵有力震撼人心。也和表演的《西夏伎乐舞》庄重大气,极有亲和力,深得在场中人好评。

第147章 ;十大美女(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