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4章 ;(中)[2/2页]

刺汗 大闲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他派出的是蒙古军中最厉害最神秘的军队;探马赤军。
      蒙古部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
      与大蒙部落各军由各自千户的士兵编成不同,探马赤军是由各部精心拣选的士兵混合组成的,《经世大典·序录》上说:“探马赤则诸部族也。”
      这支探马赤军是从兀鲁兀、忙兀、札剌亦儿、弘吉剌、亦乞烈思五个最大的蒙古部落的各千户、百户中,挑选矫捷有力的士兵组成五投下探马赤军。这些从五大草原部落中挑选而出的勇士,个个身材高大,勇猛无匹。擅长射骑,精通摔跤格斗,绝对是蒙古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
      此时左右两队最精锐的蒙军精锐探马赤军高声呐喊,纵马扬鞭呼啸着朝着李宋三人扑来。
      这队探马赤军的首领叫巴图,是蒙古草原上最勇猛的壮士。尤其擅长蒙古摔跤,武力冠绝三军。
      提起武学,大家都以我中华武学为尊,但是草原大漠的蒙古摔跤绝对不容小觑。
      蒙古式摔跤称为「搏克」,包含300多种投技和踢技,是古战场上最强的近身徒步格杀模式。在古战场上徒步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时,以拳脚攻击无异于自残,地面格斗更相当于自杀,因为当你在地面施展十字固时,四周的敌人随时能砍掉你的脑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快速摔倒敌人后补上一刀了结对方,这便是蒙古跤的初衷,
      尤其是以低踢攻击膝盖以下部位,致使敌人失去平衡倒地的跤法极为实用,而且这类跤法可以在手持兵器的情况下使用。虽然历史上蒙古人鲜有下马战斗的记录,但蒙古跤却是以战场徒步搏杀为目的量身打造。
      蒙古跤在成吉思汗时代成为军队的必修课之一,由于其强悍的实用性和杀伤力,古代蒙古统治者也常藉其作为杀人工具。
      巴图就是一名蒙古摔跤的高手,不光身材高大,膀大腰圆,而且虎背熊腰,肌肉健硕。在一次蒙古军队攻打宋朝城池时,巴图奋勇登上城墙,徒手搏杀十几名宋朝士兵,最后攻克了城池。
      为此巴图被授予蒙古“巴图鲁”,蒙古意英雄的意思,并成为蒙哥大汗的侍卫亲兵。后来蒙军南侵,巴图成为了探马赤军的统领,并屡立战功。
      巴图带着探马赤军朝着李宋三人冲来,这次他知道这三个汉人不简单,用传统的战马冲锋时起不了作用的。所以这次巴图指挥探马赤军对李宋三人攻击时,采取了新的战术。
      当这队探马赤军骑行到李宋三人前面50米左右的距离时,巴图一声令下,这股探马赤军的战士纷纷下马,拿出背后的巨大弓箭。
      和一般的蒙古士兵的弓箭不同,这股精锐战士装备的是“瓦库十字弓”,这时一种极其强劲的弓,射程和力道都是普通弓的数倍,只有极少数的军中最优秀的战士才有装备。
      只见这股战士下马之后,拿起大弓,装上“追逐者之箭”,两脚呈八字开立,马步半蹲(这样射出的箭矢极为有力,敌人往往难以抵挡),装好箭矢之后,巴图一声令下;“发射!”
      手中巨大的“瓦库十字弓”在精锐射手全力射出的“追逐者之箭”,带着巨大的杀气和破空之声朝着李宋三人激射而来。
      这次这批训练有素的精锐射手射出的箭矢虽然没有上次的箭雨多,但是却比上次的速度更快,杀气更甚。
      李宋眼神一凝,也是不敢怠慢。随风一抖,手中出现一把宝剑,迎空斩击,一股浑厚无比的力道将箭矢挡住。
      旁边的赵荀也是左右举起盾牌,右手的“龙之焰”挥舞,将激射过来的箭矢击打下来,而慧明大师也是全身戒备,手中的颤抖之杖上下挥舞,将箭矢击倒挡住。
      眼见箭阵不能伤害这几个汉人,巴图大喝一声;“上”这股蒙军战士扔下弓箭,左边的一队拿出“反叉刀”,右边的拿出“克朗剑”猛然朝着李宋三人扑来。这股蒙古士兵正是凶悍,竟然放弃战马,下马和李宋三人搏斗,而且一个个眼中发出凶光,显然他们对自己在平地上的战斗力极为自信,想用蒙古战刀和蒙古摔跤术来搏杀这三名汉族高手。

第164章 ;(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