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 努利魔影(Ⅺ)[2/2页]

魔影彰彰 卿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有立宪会议向他提出这一要求,他才登上王位。
      这个消息一传开,全斯摩棱斯克国一片欢腾。在这些获得自由的布尔塞弗朗党人当中,有圣尼科拉·别洛泽尔采夫、斯捷潘·梅尔尼琴科和安德烈亚斯·卡尔特维,
      合罕退位了。新的斯摩棱斯克国诞生了。
      希尔凡等城对这些发生在弗罗里德斯市的事件并不是毫无反应的。在奥尔忠尼基泽的**发布以前,一群石油工人冲进当地监狱,释放了犯人。不难看出,这场新运动的领导人将会掌权。
      维塔里耶认识到,在这种时候他不应该置身于运动之外,除非他一生就想当个局外人。他必须采取行动,必须采取明智的行动。换句话说,他采取的行动必须是不冒掉脑袋的风险的。
      坎波夫要把掉脑袋的乐趣,让给那些不怕坐牢、不怕被审讯、拷打的人。这样勇敢的傻子,总是为跟在他们后面的人铺平通向成功的道路。
      如果像别洛泽尔采夫或者卡尔特维这样的先锋最终成了领袖,那也是例外情况,而不是普遍规律。即便卡尔特维等人走了红运,也势必要为他们的成名付出很高的代价。
      他们要熬过一次次的逮捕,经受一回回的审讯,还要被放逐到偏远边疆地区去。聪明的办法是同时脚踩两只船,一只脚踩着路西斐尔警探局,另一只脚踩在叛乱分子一边。坎波夫·维塔里耶既当密探,又是变革者,左右逢迎,两不伤害。
      一九七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坎波夫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他母亲寄来的礼物和一封信。母亲在信里告诉他,妹妹玛林娜和小弟弟米沙都上学了,米哈依尔还在军队里。母亲对她亲爱的拉拉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表示高兴。他十八岁了,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成人了。
      一个人满了十八岁,确实是个成人了。不过,他整个的生命还长得很。他应该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一生。无疑,那些每天在弗罗里德斯市分发《观察论坛报》,组织大罢工、发动变革的人,将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成为重要人物。
      但是假如一个人到将来才加人他们的行列,那么就会有人问他当大家战斗、吃苦的时候他在哪里。到时候他怎么回答呢?
      地下出版的《希尔凡等市劳动报》,这时已近乎公开发行了。变革后希尔凡等市新创刊的日报《希尔凡等市消息报》也是这样。该报主编季米特里·托尔宾斯基是一位忠诚的布尔塞弗朗,自一九七一年起就是党员。现在坎波夫必须作出决定:如果他想成为政治人物,就必须决定下来。不能浪费时间了。
      变革以失败告终,它受到《观察论坛报>和希尔凡等市地下出版的报纸的抨击。这几家报纸称它为“资产阶级”的运动,没有给农民和工人带来什么东西。临时政府的首脑尤列维奇·瓦列里耶维奇是个贵族。所有内阁成员都属于上流社会。整个政府里没有一个工人或农民阶级。

第五十四章 努利魔影(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