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叔,我知道。”石阳说。
石生上了拖拉机,拖拉机沿着山路一直前行,这是一条坭石路,坑坑洼洼不好走,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了镇上,小镇就是横树两条街,街的后边有一条大河。
拖拉机停了下来,刘宏伟对石生说:“那就是车站,车站对面有一家旅馆,你就在这里住一晚吧,明天早上才有到县城的班车。”
其实这一切都不用刘伟宏交待,石生当然知道哪有旅社,也知道车站在哪。刘伟宏帮石生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知道你一直想回石家,可他们认不认你还不一定,娃,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叔,我知道。”
“记住,放假了要回来看看,这里有你的花儿。”
“叔,我记住了。”
“那好,我就不进去了。”
石生带着行李赶到了碧海,趁着学校还没有开始报名,他到各处逛了起来,他来到郊外一处比较偏僻的地方,他突然看到了那个流浪汉,便大声的打起招呼来。那个流浪汉回过身来,看到了石生并认出他来。流浪汉似乎不愿意看到石生,急忙回身穿过公路,石生追了上去,正想穿过公路时,一辆轿车急驶而来,他躲避不及被车撞到飞出几米远。
已经走远的流浪汉刚好回过身来,他目睹了这一幕的发生,目怔口呆的立在了那里。
肇事的小车杀住了车,从车里下来一男一女两个人,女子蹲**去检查了一下,道:“哥,他死了。”
男子道:“快把他抬上车去,不能让人看见了。”
说着,俩人把尸体抬到了车上,然后开车离去,在一段上坡的路上停上,然后将尸体抛到路边的坡底,再开车迅速离去。
因为这条公路是乡道,两边见不到一户人家,加上道路改造,这一段路等同废弃,经过的车辆很少,所以这一起事故除了那个流浪汉后,再没别的目击者。
杨凤珍开着车沿着y100公路往小渔村方向急驶,在马鞍山上坡路段有几辆警车停在那里,杨凤珍把车停在那几辆警车的旁边,人从车里钻了出来。几个警察抬着一付担架从边坡爬了上来,杨凤珍走了过去,掀开复在担架上白布单的一角,一张少年的脸露了出来,这张脸已经很模糊了。
第二天,市公安局在官方的媒体上发布一条公告:2006年9月8日上午七点,在我市马鞍山y100公路86km+450m路段的边坡下发现一名少年男性死尸。公告上还附有死者的相片。
忙完现场的活,杨凤珍回到市公安局,杨风珍走进接警大厅,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刘伟宏、清杨和刘秋花一眼,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接警民警指着刘伟宏说:“他叫刘伟宏,是从磐石赶来报案的,他儿子考上了碧海大学,可是人一到了碧海就没了消息,这都好几天了。这是刘伟宏的女儿,这是教育局的清杨老师,陪刘伟宏父女过来报案。”
第22章 再次失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