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73章转变[2/2页]

重生之军工霸主 芊之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单纯就机加工来说,前世的谭振华就对此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为只要是雷达,就离不开散热,而雷达的散热需要一个相当复杂的精密机械系统,自然也离不开机加工工艺。
      所以他知道炮管加工的难度在哪里——5米多6米长的一根钢柱,要在这上面打出一个孔,这种典型的深孔加工,简直就是生产者的噩梦!
      而且这个深孔的精度要求还特别高,那就是噩梦中的噩梦!
      所谓“深孔”,就是加工的长度与直径比大于5的孔,长径比大于5就叫“深孔”了,被列入了“机加工最令人头痛的难题之一”,可坦克火炮的身管一般都在50倍径以上,“风暴2号”上的那门炮更是到了恐怖的58倍径!
      这就是地狱级难度了!
      而且你不光打个孔就算完,打完了孔,你还得拉膛线,拉完了膛线你还得抛光,是里外都得抛光哦,亲,里面的要求更高哦,亲,都是深孔作业哦,亲……
      所以,看起来结构挺简单的火炮,真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转的,全世界真正能自行生产火炮的国家绝不超过两只手!
      不信?你看隔壁家阿三哥,那也是gdp排名全球第8的强大存在,号称能国产“k9式”自行火炮、“阿琼”主战坦克等“先进武器”,然鹅,很遗憾,这些货的火炮身管,全部都是进口的!
      嗯,还有一个更搞笑的栗子:
      80年代中期,阿三哥看中了瑞典博福斯fh77b型155毫米牵引式火炮,这门炮在当时来说性能非常领先,在发射普通底凹榴弹的最大射程为24公里,发射远程全膛底排榴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30公里。
      由于性能好,三哥一口气引进了410门,单价高达300万美元,这笔总额十多亿美元的大生意在当时也很是轰动了一把,算是刷新了一项记录。
      当然,志存高远的三哥是不会仅仅满足于“买买买”的,“印地制造”才是其终极目标,于是在大手笔购买了这批火炮的同时,还引进了生产许可证,并开始了国产化的仿制进程,按照惯例,三哥为这门未来的军国重器起了一个传说级英雄的名字——“丹努什”式重型榴弹炮。
      手头有全部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仿造一门炮需要多久?
      三哥的答案是:30年。
      30年后,2016年某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三哥仿制的成果,国产化率达到了81%的“丹努什”重型榴弹炮终于被推上了靶场开始它的首次实弹试射,并且第一炮就建立了奇功——一炮撂倒了10个!
      它炸膛了,炸,膛,了!
      整个试射班组全部报销!
      出这么大的事故肯定是需要有人承担责任的,当然对阿三哥来说,这种事情的背锅侠有且只有一个——所以事故调查报告是这么写的:经仔细检查确认,是华夏生产的一个零件出了问题,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生产这个零件的华夏企业承担!
      华夏某人数不满20的乡镇企业:“……特么的你火炮炸膛关我一个轴承厂鸟事?而且你有跟我买过货吗?我怎么不记得有签过这笔订单?喂,三哥你不会是买的我们厂的拆机翻新二手货吧?!”
      “火炮身管机加工难度大、废品率很高,这也是其价格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加工能力、加工精度或者加工效率方面,几乎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祝宇森颇有些无奈地说道:“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累加起来,就差得远了。”

第1173章转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