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7章半壁江山[2/2页]

重生之军工霸主 芊之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如果从资产角度来衡量,厂无疑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人多地大设备齐,看上去非常值钱,但要是从知识产权、技术实力、创新能力的角度考虑,那无疑设计局才更有价值,画图纸的和按照图纸加工的,谁更值钱,这个问题恐怕大家的心里都有杆秤。
      而且这家伊夫琴柯设计局的能力非常强大,货真价实可以算前苏俄航空发动机的半壁江山,和那位摇滚届的汪先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在前苏俄时代,伊夫琴柯设计局设计了众多成功的发动机系列产品,比如在涡桨领域,就有an20和an24这两个系列的产品,而且这两位还都有血统很近的华夏兄弟——an20,输出功率在4000轴马力级别,华夏山寨之后的型号就是“wj6”,用在了“运8”系列运输机上;而an24呢,输出功率在2000轴马力级别,这是当年苏俄援华的产品,算是血统和来路都很清晰的,华夏制造的版本就是“wj5”,用在了“运7”上。
      再比如在直升机上用的涡轴发动机领域,伊夫琴柯设计局研制了强大的d136发动机,这是一部典型的毛子发动机,充满了狂暴的味道——它在飞机起飞时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0000马力,最大功率为11400马力,最大持续输出功率可达8500马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该发动机都是全球涡轴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之冠!
      而且该发动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核心机一共有九个模块,这对于研制它的年代来说,决对算是一个相当超前的设计——不过这货的功重比就不太好看了,属于身大力不亏的典型。
      当然最让伊夫琴柯设计局引以为傲的,其实是它研制的两个运输机用大涵道比发动机系列——d36和d18t。
      6~8吨级推力的d36系列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几乎是苏俄所有支线及窄体客机的标准动力单元;推力高达25吨的d18t则是苏俄所有重型运输机的唯一动力选择,在不久之前的拍卖会上被众多买家争抢的“安124”运输机上装备的就是4具这个型号的发动机,而起飞重量超过600吨,全球最大的运输机a225之所以能翱翔蓝天,就是因为它的机翼下安装了6具该型发动机。
      而且还有一点需要重点强调,伊夫琴柯设计局研制的这两款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起点非常高,d36和d18t这两个系列的发动机,涵道比都达到了5.6,作为对比,西航发得到罗罗公司授权生产的最新型号“泰”式发动机涵道比也只有3,而通常来说,这类发动机的涵道比越大,设计和生产它的难度就越高,当然获得的好处就是,更省油。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伊夫琴柯设计局的技术实力相当牛逼,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两个系列的发动机,它们都是三转子的!

第1497章半壁江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