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86章沙盘(五)[1/2页]

重生之军工霸主 芊之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蓝军”参谋团的人发现,他们的“最高指挥官”在整个防御体系的设计中,最重视的,就是空中力量以及与之匹配的防空能力。
      为此,他重新调整了岛上的防空军阵地,甚至为此不惜削弱部分“要地”的防守力量,并将这些力量重新部署到8个军用机场、14个主要雷达站附近,以确保这些地方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防卫。
      对此,谭振华的解释是:“相比陆上进攻,登陆作战有其特殊性,受地形影响,进攻方在未能在登陆点建立足够稳固的滩头阵地之前,无法打出陆地进攻中的各种穿插战术,这就决定了,进攻方首先必须开辟出足够数量的登陆场、投送足够多的力量建立起滩头阵地后,才有可能执行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但这是有客观条件限制的,基本上由进攻方能够动员的各种载具运输能力上限而定。”
      接着,他拿过了一张表格道:“这是“红军”方面能够动员的执行跨海峡战术投送能力的运输力量汇总,计有:
      “山”级坦克登陆舰13艘,单艘一次性运载能力为16个装甲单位及159名士兵;
      073级中型登陆舰1艘,单艘一次性运载能力为10个装甲单位及500名士兵;
      079型中型登陆舰30艘,单艘一次性运载能力为5个装甲单位及250名士兵;
      072\/072ii型坦克登陆舰5艘,单艘一次性运载能力为10个装甲单位及200名士兵;
      072iii型坦克登陆舰1艘,单艘一次性运载能力为10个装甲单位及250名士兵;
      “玉登”型中型登陆舰4艘,单艘一次性运载能力为6个装甲单位及180名士兵;
      简单计算可知,“红军”方面具备两栖登陆作战能力的舰艇共计54艘,但普遍吨位偏小且舰龄偏长,其中的“山”级登陆舰甚至还是当年缴获的米军二战物资,舰龄已经超过了40年,妥善率和出动率明显存疑,就算这些两栖舰的出动率能做到百分之百,且在通过平均宽度120海里的海峡时,未遭受任何损失,其能够一次性投送到登陆滩头的全部装备也只有452个装甲力量及12037名士兵——大约相当于华夏当前正规编制下的1.2个标准步兵师。”
      说到了这里,他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道:“太弱了,靠这点力量,几乎不太可能在滩头开辟出足够的登陆场并且防守住24小时以等待援军抵达。”
      张绍中看着这张表也皱起了眉头道:“是的,“红军”方面装备的跨海峡运输力量平均航速最多只能估算到15节(每小时1海里为1节时速),以海峡平均宽度120海里计算,一次渡海需耗时8小时,再加上滩头卸载需要1小时,返回后加油、再装载需要12小时,加起来不会少于22个小时,算下来第一波登陆部队建立滩头阵地后至少也要坚守待援24小时,这太难了,除非第一波

第1586章沙盘(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