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是在考我了。”杨巍歪着脑袋仔细思考了一阵才答道:“其实,我认为,其他3s实现起来反而相对容易,至少,我们通过之前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也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比如这个超机动性,它其实是建立在战机良好的气动外形、可操作性以及强大的动力基础之上的,我们所从研制“歼十”的过程中,已经充分掌握了鸭翼的气动布局特点,这种布局虽然有可能稍微牺牲一点点对雷达波的rcs反射面积,但更有可能因此而获得更大的升力和更良好的操纵性,结合细致合理的飞控系统,能获得比常规布局更优的飞行性能,这一点我们其实已经从“歼十”上获得了验证,而且,优秀的气动布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发动机推力不足导致的缺憾,那么就算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音速巡航,至少也能保证战机在开小加力的情况下便能获得超音速飞行的能力,这在战术上已经能够获得极大的优势。”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至于最后的那个超强势态感知能力,则要求我们将战机上综合光、电、磁等所有的传感系统,并能够通过数据链做到战机内部甚至与整个战场指挥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这一点我在和谭师兄的日常通信中,已经多次聊过,他说,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来要实现起来,应该是能够做到的,而且他一直在与国内的几个相关的研究机构在进行这方面的技术研讨和准备,并已经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阶段性成果,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相应的方案。”
杨巍不提谭振华还好,一提到他这位挂名师兄,宋文华不由得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道:“那个臭小子,有什么好东西好想法,第一个就去西京找陈义坚,就连新一代战斗机的联合预研推进课题都是以西京那边为主,杨巍你给评评理,明明我才是他老师好吧?这小子为啥老是胳臂肘往外拐?”
这茬没法接,况且杨巍也知道,老师并不是真的对他那位挂名学生不满意,事实上,但凡有人在老师面前提到谭振华的时候,宋文华总是会一面满脸得色,一面装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来上这么一句:“我那个学生实在太不成器了,白瞎了那么聪明的脑瓜子,一点学术上的成就都没有,当初我怎么就一时瞎了眼,看上了这么个家伙……”
讲真,杨巍有时候都不由得暗自腹诽:“宋老师,你这么赤果果地当众炫耀,真的好么?”
再说了,谭振华将重心放在了西京,那也是必然的选择,因为杨巍和宋文华都非常清楚,西京那边,除了已经在进行试飞的“飞豹b”的一机三型之外,已经于1996年秘密启动了另一个重大项目——“飞豹ii”。
计划中的“飞豹ii”,将比现有的“飞豹”战机尺寸略小,不过它虽然体格上小了一点点,其战斗力却有了成倍的提高!
首先,“飞豹ii”并不是将“飞豹”战机按比例缩小,而是计划运用最新的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研究成果彻底重构“飞豹”的气动外形和内部结构,同时结合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战机雷达低截获率预研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目标是将新战机的正面rcs值降低到0.1平方以内的水平。
其次,“飞豹ii”战机计划以全新研制的“涡扇12”发动机为目标动力,这其实也是“飞豹ii”战机不
第1635章光明的前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