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章 民意闲谈[2/2页]

跃州风云 山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商品房,套型设计都比我们好得多,他娘的,把我们赶上高楼,腾出地皮建商品房卖高价,这个拆迁办的真不是人,我要找他们好好理论。”
      “阿海,你也不要傻了,这样的大事,拆迁办这些小兵辣子能说了算?我可告诉你,那些房地产老板都是有来头的。”同桌上一个胖胖的男子搭腔说。
      “阿建,你这个家伙净会吹牛,我问你,那些老板的来头你怎么知道,他赚了钱和你一起分,是吧,怪不得你肥得像猪一样。”阿光用嘲弄的语气说。
      “你这个阿光也是傻瓜一枚,我吹牛对我有什么好处,我知道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阿建被阿光一激,也来了个故弄玄虚。
      “你这农民,你所知道的秘密,早在《新闻联播》上播出了,那还轮得到你来告诉我们啊。”阿光还在故意挑逗阿建。
      “阿光,阿海,那我来问你们,解放街那家黄记米粉店你们去吃过吧?”阿建问道。
      “当然吃过,这个黄大妈做米粉的味道还是有一手的,不过,这算什么秘密?”阿海也感到不解。
      “这个黄大妈有个儿子,原来在米粉店里干过一段时间,现在在哪里,你们知道吗?”阿建继续问。
      “阿建,你这家伙他妈的有话就直说,老问我们干嘛,想考我们吗?”阿光忍不住开骂了。
      “阿光,阿海,我可告诉你们,这个黄大妈的儿子叫吴越剑,现在听说当了市城投公司的经理,风光得很,很多地产老板拿地都要找他牵线呢。”
      “这个吴越剑我也听过,他和我初中是同个学校的校友,不过,他这个连初中也读得不太好的呆瓜,怎么突然有出息了,好像他老爸也是个临江县山区的农民,没什么套路啊。”阿光心里对吴越剑还有所不屑。
      “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这个吴越剑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搭上了那个女副市长的线,为她开了十来年的车,去年被派到城投公司当了经理,现在都有人给他当驾驶员了,我有个发小做些市政道路的小工程,和吴越剑接触较多,所以,我就知道了一些信息。”阿建看着阿光、阿海听得认真,心里颇感得意,接着说:
      “你们知道吗?这个城投公司虽然是国有企业,实际上是市里几个领导合伙开的公司,说白了就是领导们的钱包,吴越剑这个经理就是领导们的管家。”阿建一得意,话就多了,按照他的思维对领导们进行了演绎,然后,他又稍微压低了声音,说:
      “吴越剑现在神通广大,我那个发小就是通过他的介绍,到地产老板那里拿了一些小工程做做,收益还不错呢不过,我那个发小说,吴越剑介绍工程也不是白干的,我那发小都是按10%工程额给的回扣,哎,听说现在吴越剑拿了很多回扣,就去歌厅包小姐,那些年轻小姐嫩得就好像水做的,一捏就感到水灵灵的,这个爽啊,我们只能流口水了……”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姚锦辉坐在边上听的仔细,他把这些情况都暗暗的记在了心里。
      童自节一行离开“揽胜楼”之后,回到宾馆。童自节对姚锦辉说:“你们这个跃州土话简直像鸟语,刚才旁边桌上这几位讲得这么开心,我一句也听不懂。”
      姚锦辉笑道:“说起我们跃州土话,虽然难懂,但还在战场上立过功呢。”他看见童自节他们几个饶有兴趣地听着,就继续说了下去: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当时我军的密码老被越军破译,所以造成了我军行动上的被动。有一天,有个团长听到团部一个战士讲的跃州话很难懂,突然灵机一动,就把团里的报务员全部换成跃州战士,各个作战之间联络,就用跃州土话明码呼叫。结果,越军虽然接听到我军话务员的对话声音,但面对这跃州话全都懵了,根本无法破译,后来,我们的部队都采用了跃州土话通讯联络,让我们在信息战上取得了先机,这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啊。”接着,姚锦辉又把今天听到的情况向大家做了通报,童自节感叹地说: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间,我们都说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不管腐败分子隐蔽的再深,总有蛛丝马迹在坊间流传。我在纪委系统干了将近30年,只要群众有反映的干部,我们一查一个准,从来没有冤枉过他们的。小金主任,你刚才听到的关于那个吴越剑的一些情况,在那份内参以及平时的信访件上都有所反映啊,下一步,这个吴越剑的情况就是我们下步要调查的重要线索。”
      姚锦辉接口道:“童主任说的很对,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看来这个吴越剑身上的问题不少,好在他不是省管干部,我们可以通过跃州市纪委把他叫过来了解一下情况。不过,童主任,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是不是合适。”
      “嗨,你这个小金主任,你在省纪委干了十多年了,查办案件也算一个老手了,你的建议肯定很好的,有什么想法,快说吧。”
      “童主任,我觉得我们还要根据这份内参反映的情况,我们对内参里几个点到问题的地方,我们是不是要做一次实地的走访,这样,到时我们和跃州沟通起来,也好心中有个底,这样的想法妥否?”
      “小金主任讲得对,有调查才有发言权,领导虽然对内参作了批示,但领导也没到现场看过啊,我们必须要对领导负责,先做实地走访,有的地方还要拍照留存作证。”
      “童主任,好在我是跃州本地人,明天我就带着大家来一次跃州一日游吧,哈哈。”
      “还有,小金主任,我还想了解一下,这份内参的作者叫莫佳佳,你听说过吗,从他的这份材料来看,他大概率是一个跃州人,而且,他为了写这份材料,肯定做了不少功课,因为,有些素材不是一个记者从坊间就能了解到的,而是要从地产界业内人士那边全面了解,才能得出一些结论。”
      “童主任,这个莫佳佳我倒对她有点了解,她是跃州人,是上海一家报社的资深女记者,舆论监督这块做的挺到位的,上次,她针对跃州下面海临市低压电器质量问题,专门写了一份内参,结果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后来专门派工作组到海临市整顿,所以才有了现在海临市电器行业的健康成长。不过,据我所知,这个莫佳佳平时关注财经类的问题比较多,这次怎么转到城建问题上去了呢,而且写的颇有深度,不做深入调查还真写不出来的,她到底通过谁进行了了解呢?”姚锦辉也陷入了沉思。

第72章 民意闲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