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郑老太太听着欢喜,忙拉了郑莲儿和小福贵两人坐下,嘱咐道:“福贵呀,你这个小孙猴子!一会带着莲儿玩,可得小心点儿。你要是摔到莲儿,祖母可不饶你!以后呀,你就甭想再见到莲儿了。”
小福贵忙说:“祖母,我知道!就是我想莲儿了,想见见她!”
对于小福贵这样的大言不惭,郑老太太已经司空见惯了。但还是忍不住指着小福贵,对着身边的大丫鬟,哈哈笑道:“你瞧瞧!这个小孙猴子不仅嘴甜,脸皮还很厚实!我老太太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小的年龄,就像他这样的。”
大丫鬟连忙笑着对郑老太太说道:“老太太,那是咱们莲儿小姐的福气呢!”
郑莲儿在一旁听了几人的对话,也不好意思接茬儿,害羞地把脸伏在郑老太太的怀里去,惹得郑老太太又哈哈笑了起来。
小福贵知道郑老太太和自己玩笑,便一味逗着郑老太太开心。聊了一会儿,最后直接拉着郑莲儿的手离开,去郑家大院找地方玩去了。
看着两人拉着手离去的背影,郑老太太又对身边的大丫鬟说:“我瞧着,这一对儿可是两小无猜,天作之合呢!现在还小,让他们在一起玩耍,相互了解一下,也未尝不可。要是再大上两年,可就不成喽!”
身旁的大丫鬟接话道:“老太太放心,再大上两年,就赶紧让老爷催着他们成亲,您也好抱重孙子不是?”
大丫鬟会说话,直说到了郑老太太的心坎儿里。郑老太太笑道:“那敢情好!我巴不得这郑家大院里多些孩子,越多越好,好热闹热闹呢!”
郑老爷在自己的原配过世后,因为心疼自己的小女儿,选择一直未娶。加之,郑家人口单薄,根本没有那些尔虞我诈。因此,郑莲儿本人心地善良,非常单纯。
因为她的善良单纯,所以,在郑莲儿得知小福贵家里的事情后,她就觉得小福贵有情有义,将来长大了肯定是一位有担当的男子汉,这才慷慨大方地把她娘亲留给她的首饰全部赠送给了小福贵。
而且,当小福贵向她表白要娶她时,郑莲儿便觉得,心里面好像有个地方,私下里有些小小的喜欢福贵。
后来,郑莲儿便知道了父亲给自己和小福贵定下了这门亲事,也知道父亲定亲之时和小福贵的约法三章。
所以,现在,在郑莲儿的心里,她早已把小福贵视成了自己未来的夫婿,她更急于让小福贵了解她家的酒坊,以免父亲以后提前考校小福贵酿酒方面的知识。
此时,小福贵拉着郑莲儿的手,一起往前走着。郑莲儿脆生生地问道:“福贵,听说你今天又考第一了?”
小福贵高兴地答道:“那是一定的!我答应过你爹就必须要做到。不然你爹反悔了,不让你嫁给我可咋办?”
郑莲儿听了心里高兴,但不免又有些羞涩,不好意思地说道:“先生每日教我们读书,你应该懂得‘食不连器,坐不连席的道理。所以,往后可莫要再说这样的混账话了。”
小福贵一听,连忙站住,反驳道:“什么狗屁道理!我就说你爹让你读的那些书害人。喜欢就是喜欢,难道你不喜欢和我在一起?”
被小福贵这样一问,郑莲儿有些为难了。她心里喜欢小福贵向她这样表白,但先生又说,女子要讲“德言容功”。郑莲儿仔细想了想,自己的内心终于战胜了先生的说教。
郑莲儿有些害羞地对小福贵说道:“我,我还是喜欢和你在一起。”
小福贵笑着对郑莲儿说道:“那就对了!谁也分不开我们。”
两人谁也不再为郑老爷的教育理念和先生的说教争执,和好如初。
郑莲儿说道:“福贵,今天我父亲带着酒坊里的人出去卖酒了,趁我父亲不在家,正好酒坊里又没人,我带你去看看。”
小福贵问郑莲儿,说:“你先前不是说你们郑家大院里有好玩的地方,是不是指的就是这酒坊?”
“是呀!这个你是怎么知道的?”郑莲儿娇俏的小脸上,一脸的疑惑。
小福贵笑着说:“我猜的!”
郑莲儿和小福贵在一起,总感觉福贵比自己懂得更多,胆子也大。跟在福贵的后面,是满满的安全感。
两人拉着手,小跑着来到了酒坊。
还未走近,小福贵就闻到了浓浓的酒香,其中还掺杂着一股特殊的味道。于是,他对一旁的郑莲儿说:“啊,我闻到了酒香,但里面好像还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郑莲儿解释说:“这里还有酒糟的味道呀!”
小福贵问:“酒糟是做什么用的?”
郑莲儿说:“酒糟是高梁、大麦、白米等酿酒以后剩余的残渣,还能用来喂养家畜。”
小福贵停住脚步,仔细观察着郑家酒坊。
这个酒坊的场地好大,方方正正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设备。除了酿酒的设备,还有大大小小的酒缸。
小福贵很好奇,随意指着一处,问郑莲儿道:“莲儿,这里是什么?”
郑莲儿说:“这是窑池,里面放了两组地缸。”
小福贵又转头望向外面,对郑莲儿说:“莲儿,你家这处院子的场地也好大!”
郑莲儿说:“这是摊晾场,当然要大些才成。走!福贵,我带你去看我家囤的粮食。”
郑家的粮仓里,粮食确实多。而这里囤得最多的,却是东北最盛产的高梁米。
小福贵看向郑家粮仓,赞道:“莲儿,你家粮食可真多!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郑莲儿扬起傲骄的小脸儿,说道:“我们家是酿酒的,我父亲说,‘酒是粮食精,没有粮食哪能酿酒呀。”
说着,郑莲儿抓起一把高梁米,又从不远处的水缸里舀出一瓢水,把手中的高梁米往水瓢中一撒,对小福贵说道:“福贵,你看!这高梁米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往水里一撒,就沉入了水底,就证明这种米非常好。只有这样的好米,才能酿出来好酒。”
小福贵看着郑莲儿的一番操作如行云流水一般,私下里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眼神看向郑莲儿时,便满是欢喜与敬佩。
第71章 两小无猜心欢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