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你这院子卖吗[2/2页]

穿越在六零年代 两界城的苏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豪且自信的样子,狠狠的夸了他一句,“你真是太聪明了!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样聪明心细考虑的又全面的爹啊!”
      王建军咧着嘴笑,“还行,还行啊,你爹我从小就聪明。”
      “三哥!”
      “啊......”三妮张了张嘴,她是应还是不应啊。
      “三哥!”
      “哎......”
      “三哥!”
      “咋了啊?”
      “没事我多叫叫习惯一下。”
      三妮......
      “三哥!”
      ......
      “三哥!”
      ......
      “三哥我叫你呢!”
      “啊?”三妮迷茫了,“你不是多叫叫习惯一下。”
      “刚刚是,现在不是了。”王建军说,“三哥,我们这是去哪啊?驴车不在这边。”
      “哦。”差点忘了正事,“我想租个院子。”
      “租啥院子?”
      “爹啊。”三妮拉着王建军让他稍微弯弯腰凑近一点说,“我那些东西来路不正啊,万一让人家看见我凭空拿出来的......”
      “对对。”王建军说,“是得租个院子,钥匙就你自己拿着。我以前就怕你在路上走着走着被包裹砸到身上了,砸到自己不好,被人看见了也坏事啊,看见一次就算了,如果被人看见了两次那得完蛋,还好你能控制着点。咱现在就找人问。”
      “我知道找哪些房子,有的一大家子人散的就剩一两个了,我们给他们一点钱,让他们搬出去住就行了。”
      “好找吗?”三妮问。
      “好找,很多的。”王建军说。
      两个人穿梭在街道里,这种院子还挺好认的,整条街都没什么人,院子也大,院门高,指定里面没什么人了。
      王建军敲了两家门就问到了。
      有两个老人一听他们要租房子,马上同意了,他们不要钱,要粮食,粗粮细粮都行。
      三妮出去提了一袋小米半袋挂面进来了。
      老两口看见了高兴的就收拾东西要搬家了。
      三妮看着这老婆子脚好像也不利索,就问了一句,“你们搬去哪儿啊?”
      “这条街最东面那一家。”老头说,“也是我家的院子。我们搬到那儿住去。”
      三妮......
      “你们俩要是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去找我,使把子力气我还是行的。”老头又说。
      三妮看了一下院子,标准的四方院,东西南北屋,屋子都还算完好,院子里种着一颗石榴树,现在已经只有光秃秃的枝丫了,地上铺着的红砖有些裂缝。
      是个好房子。
      “你这院子卖吗?”三妮一问出口,三个人都惊讶的看着她。
      “你要买院子吗?”老头有点高兴又有些犹豫,高兴是又能换到粮食了,犹豫是,现在谁会买房子啊?房子多没用。
      老头对着王建军又问了一遍,“你们想买院子啊?”
      王建军看着三妮,“啊,对,对,买院子,那个,这院子怎么卖?”
      “这个。”老头看了一眼老婆子,对王建军说,“我还要粮食行吗?”
      王建军看了眼三妮,“你跟她说,她做主。”
      老头很惊讶,这俩人竟然是孩子做主,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
      “要粮食换行吗?”
      “行,你要多少粮食。”
      “要......要两袋细粮......粗粮你再看着给点儿行不行?”
      “这院子是你的吗?”三妮问。
      “当然是我的了!”老头说。
      “我是说房产证明上写的你一个人的名字?”
      “是啊。这是我爹给我置办的房产,当然要写我的名字了,旁边那个院子也是我的!不过那院子有点小了,我还是住到东面那个去吧,那个宽敞点。”
      三妮......
      到底是谁需要可怜。
      “行,我没有粗粮,给你五袋细粮,咱今天就把户过了行吗?”三妮说。
      “行啊行啊!”老头很高兴,“我叫迟瑞,小友怎么称呼啊?”
      “我叫王舒文。”三妮说,“我们现在就去拿粮食,你们收拾一下,咱们尽快的过户。”
      “好好,那你们快点啊。”迟老头和老婆子两个人高兴的去屋子里收拾了。
      就怕晚一会儿这两个人后悔不买了。
      三妮让王建军等在外面,去了旁边的小院子里,院子里有点荒芜了,看得出来很多年没有人来过了。
      墙角都长了杂草。
      三妮就在院子里进了空间,摸着五袋子大米小米挂面就出来了。
      “爹。”
      “来了。”王建军进去把粮食扛出来直接进到迟老头院子里。
      “这么快啊!”迟老头也没有多想,只以为人家本来就带着粮食想买院子的。
      两个人把锅碗瓢盆衣服被褥床头柜子凳子全搬走了。
      王建军帮忙一起搬的。
      最东面那一家院门也挺高的,院子也宽敞,和三妮买的那个大小差不多。
      王建军把粮食放到屋子里就说,“咱们现在去过户?”
      “好好。”迟老头从箱子里翻出一个木匣子,从里面抽出一张纸,“就是这个,走吧。”
      三个人去了居委会,居委会的人一听这年头还有人买房子?好奇的看了王建军两眼。
      “这是我侄子,我这把房子过户给他。”迟老头说。
      居委会也没多管,反正现在房子都乱住的。
      “写什么名字?”
      “王舒文,舒服的舒,文化的文。”王建军说。
      三妮看了王建军一眼。
      王建军专心的看着居委会的人写名字,怕他们写错字。
      过好了户,三妮拿着新的房屋证明高兴的很。
      这是她买的第一个房子,以后还要买更好的!
      王建军看着三妮高兴他也笑了,“咱该回去了,今天又耽误时间了,到家又得天黑。”
      “我们得换个锁。”三妮说,“快点,去供销社买。”
      两个人跑到供销社买了一把新锁,回去把院门上的锁换了,才赶着毛驴往家走。
      到了家天都黑透了。一家子还在等他们。
      “咋又回来的这么晚啊!”王婆子说,“快去灶上还热着饭呢,赶紧吃了饭睡觉,一天天的也不嫌冷。”
      王建军没有说在镇上买了房子这件事,只是笑着应了,带着三妮蹲在灶前吃着水饺。
      两个人大口大口的吃着,对视了一眼忍不住笑了。
      他们俩今天干了一件大事,谁都不知道!
      过完了年,淋淋漓漓的下了几场春雨,村子里又忙起来了。
      翻地,播种。
      三妮在空间里翻着网上的麦种、玉米种子、果苗。
      村子里的种子都是上一年的粮食,人们会挑着颗粒比较饱满的留下来当做第二年的种。
      现在土地匮乏,肥料追不上,种子也不行,所以收获的时候也不会大丰收。
      农家人年年种谷子、种麦子,一年忙到头,却年年都没办法喝饱小米粥,顿顿吃上白面馒头。
      因为除了上交的,剩下的都吃不到第二年秋收。
      只能把精细粮换成比较便宜的玉米糁子,这样就可以多吃一段时间了。
      王庄还没有,但是她以前知道这个年代,饿死人很正常。
      今年是赶不上了,明年,她想把村子里的种子都换了。
      她得好好想想给种子找个好出路来。
      王建军也开始下地了,三妮就在家里老老实实的上学,今年秋天,她就要小学毕业了!

第33章 你这院子卖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