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大棚蔬菜[2/2页]

穿越在六零年代 两界城的苏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耳朵里依稀听见又有人喊。
      “刘知青晕倒了......”
      麦场上的投票三妮没去看,她带着王建军去省城买塑料布了,还有一年时间,王庄村北边靠山,往西还有一大片的荒地,她想在那边建个大棚,种植大棚蔬菜。
      夏季菜还算比较多的,自留地里都有种青菜、西红柿、茄子、豆角、黄瓜、大葱,到了冬天就只有白菜土豆萝卜了,其中土豆和萝卜是冬季餐桌上能看见的主菜。
      为什么大白菜都不多?因为大片大片的田地里都种上了冬小麦,能种菜的地不多,土豆萝卜比白菜耐吃,如果种菜的地全种成白菜,那吃到年后,就只剩下玉米糊糊了,一根菜毛毛都没了。
      王家因为三妮的原因,有粉条有干香菇干木耳什么的,村子里的人可没有,他们仍然在吃腌萝卜和炖土豆。
      白菜都是过年用来包饺子的,包一顿白菜猪肉馅的饺子,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
      省城有卖大片的塑料膜,上次三妮就看见了,王建军买了一些,两个人带回来,开始开荒地建大棚。
      王青山一边兴奋着,一边忐忑着。
      兴奋是三妮说以后冬天都能吃上茄子黄瓜了,忐忑是因为,这这这这被发现了要挨批吧?
      三妮说,“没事的,我们就先盖个小的,只给村里人吃,没有外人进村子的,只要村子里的人不往外说,就没有人知道。”
      王青山......
      先?先盖个小的?啥意思?以后还要盖大的?
      三妮没有盖过大棚,甚至都没有去过大棚里面,她只知道有大棚蔬菜,别的是一窍不通,她只是想先做个实验。
      七七年底全国恢复高考,七八年底国家改革开放,到时候,大棚蔬菜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出去了。
      现在,先让她来做个小蛋糕练练手吧。
      王青山幸福又纠结的带人开荒去了,荒地石头特别多,草拔了,小石头捡了,大石头搬了,能翻的土地都翻了,翻不动的就把底下的石头刨出来继续翻。
      村子里人听说能盖个棚子冬天种菜吃,三妮把棚子都买回来了,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每天下工了都不用王青山喊就主动跑去开荒地了。
      啥?这样犯不犯法?管它犯不犯法,反正有大队长呢,只要他们有菜吃,大队长就是好队长,是最聪明最能干的队长。
      一直到冬天来临之前,荒地已经开出了一大片,比三妮预计的要大。
      但是不要紧,开了也不浪费,以后总能用上的。
      开完荒地就开始建大棚,满村子没有一个见过大棚的,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建。
      三妮说,“就是用塑料布扯一个房子出来。”
      王老头就带人干起来了,红砖土坯都不要想了,砍竹子扯塑料布吧。
      村民又开始砍竹子,砍木头,用木条和竹片来固定塑料布。
      没几天一个塑料大棚就成型了。
      三妮站在大棚里感受了一下,觉得应该可以,王青山就分配人开始种菜,今年的大棚蔬菜是给村里人吃的,所以不管谁种,菜都是平分的。
      但是负责种菜的人会有工分拿。
      大家都抢着要干。
      “我先说好,种不好了,等到过年了,一颗好菜都没有,就没有工分了。”王青山严肃的说。
      “这是三妮费尽心血弄来的塑料布,大家忙碌了半年才建好的大棚,可不是让你们凑热闹来玩的,这菜必须得种好,种不好了不但没有工分,还要一个人扣三十工分。”
      众人又瑟缩了,还扣工分啊,要说种菜多简单啊,谁家媳妇没种过菜,可这冬天种黄瓜,谁也没这么干过啊,虽然塑料棚里确实风吹不着雪下不着,但是,万一黄瓜苗没活过来怎么办?万一在土地底下就冻死了,根本没长起来怎么办?
      半响,有人弱弱的建议,“要不让三妮来种......”
      这话一说完更安静了。
      村子里谁不知道三妮都没下过地。
      说这话的人也知道,弱弱的坚持道,“咱村不就三妮知道这大棚嘛......我听都没听过......”
      有道理......
      大家又看向三妮。
      王青山气的吹胡子瞪眼,“你们都不种了,让三妮一个学生种菜给你们分?”
      有人弱弱的说,“三妮指挥我们也行......三妮就别扣工分了......”
      “对啊,三妮指挥着,种不好也别扣她工分了......要不没信心啊......”
      王老头大手一挥,“我来种,种的好了,给大家伙年夜饭上添道菜,种不好了,扣我一个人的工分。”
      听见王老头这么说大家才放下心来,辛辛苦苦忙碌了半年,眼看着该种菜了,没人敢接活,看的人直心疼这大棚,主要是,谁也不敢保证这菜一定能种活啊!这可眨眼就要入冬了,到时候下大雪,菜要是被眼巴巴看着全冻死在土里,他们过年会痛哭的!
      眼不见心不疼,到时间菜被别人种死了,他们也没那么伤心了。
      “那就辛苦宗民大爷了!倒时候要是种不好,扣工分我担十分!”
      “我也担十分!”
      “我也担十分!”
      “让大爷种肯定能种好!”
      “有啥活大爷只管派我干,我来帮忙!”
      “还有我,我也来帮忙二爷爷!我每天都来!”
      会议圆满的解散了,王老头背着手跟着王青山去大队拿种子。
      三妮也跟过去,把她兜里的种子掏出来一一摆放到桌子上。
      “这是茄子,这是秋黄瓜,这是菠菜,这是香菜,这是小白菜,这是西红柿,这是西葫芦......”
      王青山......
      王老头......
      等三妮掏完,王老头才问,“全种吗?”
      “全种吧,看哪个能活。”
      她买种子的时候那个卖种子的说这些全都是冬季大棚蔬菜能种的,保管好活。
      能种是一回事儿,能活又是另一回事儿了,何况她的大棚是第一次试种。
      “这些种子要怎么种啊?”王青山问,这些肯定是三妮从省城买的好种子,得稳妥点种。
      “该怎么种就怎么种。”三妮说。
      王老头心里有谱了,“那我明天就开始种了啊?”
      “种吧。”
      王老头带着王建国王建军王青山开始种大棚蔬菜,还有一些村民每天去帮忙,种子一天就种完了,王老头每天都看着人浇水。
      三妮说水不能浇多了,要看着土地的吃水程度,保持住湿润不干燥就行。
      得少量少量的浇,不能和自留地一样一桶水哗啦倒进去不管了。
      王老头每天都要仔细的看过每一粒种子,三妮也跑去大棚里面看,每天中午打开大棚的入口给大棚里面换一下空气。
      第一颗种子发芽的时候全村都跑来看了。
      “是茄子苗!”
      “真的长出来了!”
      第二天很多芽都破土而出了。
      在大家一天天期望的目光里,一大半的种子都活了下来,三妮又跑去空间里问。
      “每天最好中午浇水啊,早上和下午不要浇,大棚里面要通风的,每天通风。”
      “通了啊?那还有什么,你们用的什么肥料啊?最好用有机肥,施化肥的时候要深施,一次施肥不要过量。”
      “用驴的粪便和秸秆啊?可以可以。”
      “温度也要控制一下,现在冬天大棚里白天温度控制在二十二和二十八之间,最低不要低于二十了。但是二十度的时候大白菜长得最好,你们把蔬菜都分棚种就好了,这些都不是问题,有室温计吗?每天看的勤快一点,怎么你一个小孩子来问啊?能记住不能啊?你家大人呢?”
      三妮又买了室温计跑回去了。
      温度、湿度、空气、阳光,缺一不可,在三妮一遍遍的来回奔走中,第一个西红柿挂果了。
      青色的小小果子慢慢长大,竟然比夏天村民们自留地里的果子还要大。
      第一个果子由青转红,别的藤蔓上的一个个果实都紧跟着爆了出来。
      “这么红的西红柿!”
      “还很大哩。”
      “看着好像很好吃啊,这么红,肯定甜吧。”
      “那黄瓜好粗啊。”
      “队长说是秋黄瓜。”
      “什么时候能吃啊?”
      “你去问队长。”
      “我想吃那个西红柿。”
      “我也想。”
      “我也想。”
      “傻了吧?吃豆角啊!过几天杀年猪,猪油炒豆角,那油汪汪的豆角,可香了!”
      “豆角就活了那几颗苗,你看看,我在这都能数清有多少豆角,哪里轮得到你吃啊,肯定给宗民大爷家吃啊,人辛辛苦苦种的。”

第64章 大棚蔬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