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2章 真相[2/2页]

宋医 沐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想到自己居然误打误撞正好见到了书院最高的那个人,还得到了他的同意。当下便立刻同意下来,高兴的回去准备农忙之后的报道。
      杜文浩在回去的路上,好好的思考了一下,决定从自己以前收藏的几件金银饰品都换成银子,于是便向县里的钱庄走去。
      这一次自己身上带着整整一腰包的金银饰品,这一腰包的饰品本来是要拿去金银店里卖掉的,自己之前有一段时间很喜欢雕刻打磨工艺,所以专门去学过如何制造饰品。身上的这一包饰品本来只能换到一点钱而已,只能稍微将成本收回来,赚的话几乎没得赚。但是现在看来,在这个工艺品并不发达的年代,或许能够赚得更多。
      杜文浩到了钱庄后走到了典当的窗口旁边,对里面的一个小工说道:“劳烦你叫一下你们的掌柜,我这里有好东西要卖。”
      那小工看见杜文浩穿着简朴,又是其貌不扬,便冷声说道:“我们掌柜的有事,你要卖什么东西就拿给我吧,反正也没几个钱。”小工说这话的时候甚至都没拿正眼看杜文浩。
      杜文浩也不动怒,只是淡淡的从怀中拿了一支做工精美的簪子出来,这只簪子通体银丝缠绕,完全是用一整根银丝编织成的,在簪子的尾部绕成了一朵含苞待放的水莲。整根簪子连银丝的线头都被好好地收在了内部,一眼看去便可知其不凡。
      那小工一见这簪子,眼睛都亮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做工如此精美的簪子,就算是为数不多的几样从宫中流传出来的店内的镇宫之宝也比不上。顿时便知道,这次来的人必定不简单,当即换了一副嘴脸,舔着脸哈着腰对杜文浩说:“客官此物当真不凡,若是只有这一样,小的这就去回了掌柜的,给您换算。若是还有,那……”
      小工并没有将剩下的话说完,只是用询问的眼神望着杜文浩。杜文浩点点头说:“去把你们掌柜的叫来吧,我这里还有其他几件。”
      小工听罢顿时眉开眼笑,急忙对杜文浩说:“那客官请稍坐片刻,小的这就去给您沏茶,叫掌柜的来。”
      杜文浩便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没过片刻,便看见一个肥头大耳,穿着一身绣锦的掌柜的从里屋快步走出来,手中拿着的正是那枚银簪。走得微微有些着急,就连呼吸都有些急促。远远地看见杜文浩,急声骂着那小工说:“你怎么做事的?怎么能让贵客自己一人苦站在这里?连把椅子都没有!”
      说罢人已经到了杜文浩的面前,稍稍喘了两口气之后,才拱手抱拳说道:“不知贵客驾到,有失远迎,还请贵客见谅。小人姓武,单名一个东字,是本店的掌柜,不知贵客如何称呼呢?”
      杜文浩也抱拳拱手说道:“武掌柜有礼了,在下免贵姓赵,这次贸然前来,还请多担待。”
      武掌柜摆摆胖胖的大手连声说:“不敢不敢,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赵兄里面请,咱们坐下来好好聊。”
      杜文浩没有任何意见,跟在武掌柜身边向内堂走去。
      雪瑞看着杜文浩忙碌的身影,微微一笑说道:“还要多谢公子相助,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早上出去采了些蘑菇,呼吸了一下山中的空气,整个人都新鲜多了。只是现在还无法修炼武功,整个人都太过虚弱了,可能还要叨扰公子几天。”
      杜文浩哈哈一笑说道:“正好,等下我再去抓只山鸡回来,咱们可以喝些蘑菇汤,顺带给你补补身子。你等着,我一小会儿就回来,你要是闲着没事,可以先把这些蘑菇给洗了,我先去打水。”
      说罢,杜文浩便提着水袋出去打水去了,打完水后,雪瑞在小屋中清洗她带回来的蘑菇,杜文浩出门逮了一只山鸡回来。二人忙活了半天,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杜文浩又取出了自己带的便携式小锅,在屋外刨了个坑,煮出了一锅鲜美的小鸡顿蘑菇,虽然没有太多的调味料,但好在这个时代中,所有东西都是鲜美非常的,吃的就是山中的这个鲜味。
      两天后一早,杜文浩便到了钱庄,远远的便看见武掌柜站在门口,正搓着手,不时的向杜文浩应该来的地方眺望。见到杜文浩过来,急忙捧着圆圆的肚子迎了上来,笑呵呵的说:“赵老弟,早啊。”
      杜文浩一拱手,也笑呵呵的说道:“武掌柜也早啊,这么早是要上哪儿去啊?”
      “哎呀,我还能上哪儿去,昨日老哥我就知道,今天老弟你一定会早些到,所以这不就出来看看嘛。还不是怕那几个不长眼的不知道老弟你来,招呼不周。走走走,咱们先进去说话。”
      说罢,两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钱庄。武掌柜带着杜文浩径直走到了后院的饭厅,笑着说道:“老弟这么早过来,想必还未曾吃过早饭吧。”
      杜文浩点点头,武掌柜招呼杜文浩坐下,两人吃过早饭,上了茶点,武掌柜的这才摸着滚圆的肚子说:“前些日子我去了知县老爷那里,知县老爷一听你可以上门为夫人定做首饰,便立马答应,叫我等你来了就直接带你上他的府上。看这日头也差不多了,咱们这便去吧?”
      杜文浩答应后,武掌柜便带着他上了马车,直奔县衙。到了县衙后,却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走到了县衙的后面。那里有一个小门,二人在偏门下了车,便有门房上来引路。
      杜文浩发现,这里似乎是县衙的内宅,一条鹅卵石铺成路两旁,栽满了各式各样的花,一路上花香扑鼻。不多时便绕过了一座假山,进到了一个月亮门中,走过红漆回廊,便来到了一间会客厅。
      偏偏就在这时,他的梦醒过来了。
      这个梦到底要预示什么?他百思不得其解。
      ……………………
      不觉又过了两个月,柯尧倒是一点不像庞玉琴那样小心,还是一天到晚家里和药铺两头跑,整天嘻嘻哈哈的,杜文浩原以为她成了小妇人就乖巧一些,谁料还是那样,正是应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一句古话了。
      柯尧想着小可爱另取了一个名字,叫杜天齐,取寿与天齐的之意,因为如果自己腹中生个儿子,杜文浩说好了,叫天赐,那两个兄弟就名字里都有个天就更好了,庞玉琴也觉得甚好,于是从此小可爱就改名叫天齐了。
      秀山郡过了年,很快就暖和起来了,感觉还没有过冬,就已经到了春天,杜文浩是最不喜欢冬天了,穿得有多,而且还摸哪儿哪儿都是冰凉,就连那凳子那床,刚坐上去的时候也是那种渗人的感觉。
      慕容玉兰放置在药铺里的花果酒果然卖得不错,她见着大家都喜欢,便和杜文浩商量着,在研制了一些妇人喝的专治妇科方面的病症,一些女子不喜欢喝那些苦药,听说喝酒也可以治病,而且那酒一来度数不大,二来还是甜的,最主要喝了之后满口留香,谁不喜欢呢?一来二去,五味堂简直成了酒肆。早起还没有开门就有人排队买酒了。
      杨睿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但是却找不到什么理由整治杜文浩,自己也是不顺,自从上一次掉进河里,生了一场大病,也一直就觉得身子什么地方不适,一会儿这里不舒服,一会儿那里不舒坦,他都归咎于杜文浩,觉得就是他与自己八字相克,这才抢了自己的女人,夺了自己的生意。
      这一日,杨睿坐在药材铺无事闭着双眼闭目养神,突闻店内伙计急匆匆地从门外跑了进来,指着门外一脸惊恐状,却说不出话来。
      杨睿道:“白日见鬼了?”
      伙计还未说话,只见进来一人,杨睿和伙计表情一样,差点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跌撞着上前跪地磕头。
      “草民杨睿见过给大老爷,给大老爷磕头。”杨睿颤抖地说道。
      来者孙和,今年四十一岁,是秀山郡的知县,一个还算有些品行的县官,到任快三年了,秀山郡的老百姓对这个大老爷还是有些赞许的,不过就是知县大人脾气十分不好,动不动就拉脸生气摔桌子,所以当地老百姓又十分怕他,这也就是为什么杨睿见到孙和会这样了。
      孙和嗯了一声,抬了抬手,杨睿站起身来跟在孙和的身后不敢说话。
      “本官找你有件事情商量。”
      “您说,别说一件,就是十件,草民也马首是瞻绝无二话。”
      孙和白了杨睿一眼,杨睿不敢说了。
      孙和道:“走吧,带上你们这里最好的大夫跟我去府上一趟。”
      杨睿最怕进的就是县衙了,一听说要去那个地方,腿都软了,哆哆嗦嗦地说道:“大老爷,我们铺子里最好的王大夫告假回乡了,您若是有不急……”
      “屁话!若是不急,本官会亲自来接你吗?你不是号称秀山郡最大的医馆和药材铺子吗?”
      杨睿额头上的汗都给吓出来了,胆战心惊地说道:“要不我去给您请王神医吧?”
      “什么神医,听说最近让谁给刺激了,连匾额都给摘了。”
      杨睿脑子飞快地转着,大老爷亲自上门让他带着郎中去府上,说明有人病了,而且这个人还不能亲自到医馆来,那么这个人一定病得很重,如果不是病得很重,那么就是这个病不能让别人知道,若是不能让别人知道是孙和府上的人得了这种病,他连王神医都信不过,莫非……
      “大老爷,您倒是提醒了我,确实我们秀山郡来了一个比我们铺子里的王掌柜和王神医都要厉害千倍的一个人,他看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人家都说没得治了,他却医治好了。”
      孙和听罢,果然眼睛一亮,道:“真有此事,本官怎么不知?”
      杨睿道:“也来了才不久,前段时间去远山县进货去了,所以大老爷才不知。”
      孙和笑道:“那远山县不是你小子一个人说了算吗?怎么你想通了,不吃这独食了?”
      孙和这话说到杨睿的痛处了,他每每想到这件事情,就恨不得将这个杜云帆千刀万剐了。
      杨睿干笑两声,道:“所以说人家才叫本事呢,不过我这个人最好的一点就是善良,大老爷如果真有要紧的病人要医治,就去五味堂找杜云帆好了。”
      孙和还是半信半疑,道:“你小子不要自己不想去,就随便找一个人给本官,小心我灭了你!”
      杨睿赶紧说道:“草民不敢,草民哄谁都不敢哄大老爷您呐,您知道杨光吧?”
      孙和点头,道:“不就是你外公家里的那个管家吗?”
      杨睿道:“杨光的那个老婆一直没能怀孕,好容易怀上了,却不知道回去给老父亲奔丧的时候,出事了,您知道我们行内有个规矩,那就是有病办你找外人,杨光也是找了我们这里所有的郎中都看了,人家说腹中无胎,已经小产,您猜怎么着,后来杨光背着我带着他老婆去找了那杜云帆,人家不过十服药,再过两三个月,杨光就要当爹了。”
      孙和一听,眼睛都大了,道:“真有此事?”
      杨睿道:“草民要不叫杨光过来您亲自问问便知。”
      孙和想了想,道:“不用了,我自己去找那杜云帆。”说完,快步走出了店门。
      一旁的伙计见孙和走了,这才走到杨睿身边小声问道:“爷,您怎么说那杜云帆比我们王掌柜强呢?哪里有您这样的,有生意还推给我们的仇人。”
      杨睿啐了伙计一口,道:“你懂个屁,有什么病不能送到这里来看,而且还需要大老爷亲自上门来请,万一是个半死不活的,你给医治死了,你还要不要在秀山郡呆了,蠢货!”
      伙计这才明白过来,竖起大拇指,道:“还是爷高明,这一下看那杜云帆怎么收场。”
      杨睿阴冷地笑了笑,道:“哼,杜云帆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伙计道:“就是,就是,这一次还不得把那个杜云帆收拾一回。”
      杨睿道:“你跟着大老爷去看看,记住,千万不要让杜云帆看见你。”
      伙计道:“是,小的明白。”
      孙和一人按照杨睿所说,很快找到了五味堂,只见里面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不像个看病的地方,倒像个茶馆了。让随从等着,自己撩衣袍走了进去。
      憨头见有人进门,穿的长袍大褂,像个老书生,却不知道这是知县大人,热情地迎上前去:“你是哪里不舒服?若是头痛脑热就到左边的椅子上等一下,若是……”
      憨头还没有说完,孙和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看了看坐堂的三个郎中,对憨头说道:“他们三个谁是杜云帆?”
      憨头见此人说话嚣张不像是看病,倒像是寻事来的,便没有好气的说道:“他们两个一个是我师祖,一个是我师父,一个是我师兄,都是医术精湛,你若是小病,没必要找我师祖,他老人家忙着呢。”

第622章 真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