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里对两位老师昨晚的仗义行为还是很敬佩的。
“凭啥引我家?”张老师急说。
一车人笑了。
“那你说怎么管,谁管?”冯涛继续逗张老师。
“这个我还真没有考虑。”想了一会,张老师接着说,“不过我可以给你们讲个故事。说在古代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定,一来因活到六十岁的老人智慧太高,会动摇自己的政权,二来年迈的老人,会严重拖慢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浪费粮食,所以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必须由儿子亲自送入活人坟。每日送一餐,砌一块砖,连续三百六十五天,最后墓穴完全封死,之后里面的老人就会被活活饿死。期间,如果老人试图逃跑,或者破坏砌好的砖,会提前将墓穴封死。而敢于不这么做的家庭,其结局便是满门抄斩。”
马杰知道,这故事大伙都听说过,版本也很多,有的说是政府规定的,有的说是风俗习惯,有的说是外国的,有的说是好多地方都有,有的说是真实存在的,有的说是人们瞎编的。总之,就是想说,其过程极其残忍,无异于活埋,而且由子女亲自执行,有违纲常伦理,为了自己,只能牺牲别人,在人性面前,所有的道德仁义,言传身教,都失去了意义,为天理难容,为人神共愤。它的存在向世人展示那种制度下的黑暗和残酷,控诉着曾经的惨剧暴行和人性灭绝。
“我想说的是,”张老师喘息着说,“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在需要牺牲和舍弃时,大家都会先想着把老人放在第一位?”
“因为人老了就很难再创造什么价值,并且没有了独立的能力,可能还会随时需要人照顾。”王老师说。
“因为人需要先填饱肚子,才可能有力气和心思去学怎样做一个好人。”冯涛说。
“那你们说这种制度是政府行为还是地方习俗?”
“这种传说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是人们编篡教育后人敬老的。”冯涛说。
“你们说这种传说现今社会还有没有了?”
“即便有这种陋习也早就被废除了。”
冯涛刚说完,几个人立马感觉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就在几个月前,报纸上刚登载,在大唐王朝故都的地方,一个人刚将其活着的亲娘亲手送入了坟墓,幸亏警察发现的早,不然,就没有不然了。
“或许个别现象还有,毕竟树林大了啥鸟都有。”冯涛解释说。
“那你们说,昨晚那老头,现在是想死还是想活,其现在后不后悔当年生养了这几个孩子,如果回到从前,老人还会不会再养这几个孩子?”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好一会,马杰说,“人都有老的时候,你不能以点带面,这毕竟只是个别现象。”
看着马杰,张老师平静的说,“其实啊我真的有点羡慕这个习俗或者规定。”
第三十二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