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递上一杯,随后给周离与唐莞各自呈上一杯,说道:“今日能相见,真是幸事。”
  “吾辈不孤。”
  举杯敬周离后,于谦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旁的汉王见此,不屑地说道:“呵,又吾辈不孤了,弄的好像是朝中就你最清高一样。”
  “汉王莫怪。”
  于谦的视线落在汉王身上,笑道:“汉王也有阵前失仪之时,更何况我一小小少保乎?”
  这一句话直接给汉王整急了,但他却也没法说什么。
  于谦所说的,是汉王叛乱之时于谦领命讨伐汉王,三天不到就将汉王擒于军阵之前。一开始,汉王满是不服气,对当时的太子出言不逊。之后于谦则上前怒斥汉王七大罪,汉王顿时惶恐不安,俯首无言。
  怪不得汉王急了。
  “本来准备和周公子好好叙旧,但现在时机不好,我们还是讨论正事要紧。”
  神色严肃起来后,这位大明灼日便直接了当地说道:
  “周公子,想要扳倒宰相,难如登天。”
  “我登过龙虎山的山顶,算是天。”
  周离笑道:“唐莞也登过。”
  “前三也是前。”
  唐莞严肃道。
  “既然诸位有如此志向,我也不多说丧气话了。”
  早有预料,于谦微笑着说道:“周公子,你可知宰相手下有多少门生故吏,至亲好友?”
  “朝廷里的百分之七十?”
  周离问道。
  “九十九。”
  于谦直接了当地说道:“朝中文武官员共计四万七千六百三十二人,其中有资格参加早朝的官员共计三十九人。这三十九人中,有整整三十六人听命于宰相。御史,给事中等六品以下官员,全都是这三十六人的门生故吏。因此,朝中属于皇帝的力量,只有三人。”
  “还有三人呢。”
  周离乐了,“不错啊,没能全军覆没。于大人,你跟我讲讲这三人都谁?”
  “除了我之外,其余二人分别是姚恒和杨士奇。”
  说到这里,于谦叹息一声后说道:“姚恒之父乃是妖僧姚广孝,他人都说姚恒是姚广孝于寺庙中捡到的孤儿,天煞孤星命格,所以连他那堪称老不死的父亲都能被害死。但陛下没有理会这些谣言,在一次考核中录取他为太子太保,自此姚恒便死心塌地地追随陛下。”
  “杨士奇乃是内阁首辅,直言敢谏,主持编撰太宗实录。”
  停顿了一下后,于谦有些惋惜地说道:“之前的内阁还有其他二位杨家阁老,分别是杨荣和杨浦。可惜这二人被宰相陷害,最后···哎。”
  “两个硬骨头。”
  汉王对这两个人的评价也很高,“就是不肯虚与委蛇,过刚则折的道理也不懂。若是能保全三杨内阁,宰相也不至于如此嚣张狂妄。可惜了。”
  “内阁首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赵王陛下···”
  周离算了算自己这边的势力,片刻后,他惊愕地抬起头,问道:
  “等一下,太子呢?”
  “太子不是人吗?”
  

第11章 势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