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四章 二次加工[1/2页]

国潮1980 镶黄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完了价格再说说款式。
      按理说,由于宁卫民销售的是成品尾货,本应该没什么可操作空间的。
      可宁卫民身为穿越人士,却有一样优势是得天独厚、无人能及的。
      那就是他超越了时代的见识,来自信息时代的知识,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了解。
      像有一些比较普通的东西,往往经他指点,进行些简单的二次加工,就能焕发出新的光彩来。
      在这方面,缝纫社开张时,宁卫民从红联厂吃下的那三千多条涤纶长袖连衣裙,就是他旗开得胜最佳的例子。
      正是由于他清楚地看到了本年度夏季流行百褶裙,无袖连衣裙的大趋势。
      让缝纫社的人,对那些传统款式的连衣裙,进行了去袖,加滚边,改领子,收腰身,加腰带一系列的加工修改。
      才使得这批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已经过时的玩意。
      摇身一变,成了当下最流行、最紧俏的时髦衣服。
      毫不夸张的说,首批迎合市场需求的几百条的裙子刚一修改好。
      缝纫社那些家庭妇女就有不少人,忍不住去找边大妈的“麻烦”了。
      因为改过的服装,效果实在太好了。
      既庄重又不失时尚,甚至看起来比正宗的沪海货好像还洋气几分。
      这不仅直接触发了缝纫社的这帮中年妇女对青春的追忆和对自己年华老去,身材发福的无奈,也让她们越看越喜欢。
      真是想买上几条,给自己闺女穿一穿。
      对此,宁卫民并不反感,反而颇有受到肯定的荣幸。
      于是非但没拒绝,还扩大了受惠群体。
      索性跟边大妈说,只要是街道办、居委会和缝纫社的人,每人都可以买两条成本价的裙子。
      那不用说,知道这个消息后,有权享受这种特殊照顾的人可都乐坏了。
      全都积极响应,就没有一个人的名额是浪费的。
      即便是有人家里没闺女,甚至没侄女、没外甥女的,名下的限额也会被别人给要走。
      哪怕对缝纫社的工人而言,这两条裙子的加工费他们挣不到了,也不会有丝毫不满。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裙子实在太便宜了。
      毕竟是库存积压处理品。
      在红联厂的感激之情以及缝纫社廉价的劳动力的综合作用下。
      宁卫民给每条裙子核定出的成本仅仅只有五块五一条。
      两条裙子加一起,也不到商店里那些沪海货一半的价钱呢。
      所以就连舍不得花钱的苏锦都拒绝不了这样的实惠,给妹妹买了两条。
      而苏绣一穿上,也真对得起她哥。
      就跟灰姑娘魔法变身似的,光看外表,直接从穷丫头变成了富家小姐了。
      惹得班里的几个女同学都天天追着问她,这么好看的裙子到底上哪儿买去。
      所以根本不用怀疑。
      当那些经常从缝纫社批货的那些个体户们,发现缝纫社居然有这样的紧俏服装批发。
      会爆发出多么强烈的热情来啦。
      要知道,这年头,越是干这行的人越清楚。
      我们的老百姓在选择衣服追时髦的时候,有多么盲目的从众性和趋同性。
      那些曾经风行一时白口罩、国防绿、皮帽子、军便服、红围巾,和去年流行的红衬衣配白裤子。
      哪样不是很快就变

第三百六十四章 二次加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