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六章 看乐子[1/2页]

国潮1980 镶黄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百五!
      仿膳这顿饭,每个人一个傻数儿的价位,好像给大家全吃傻了。
      以至于大家聚坐于斋宫的咖啡厅里,该谈心得体会,讨论选址实务的时候。
      在座的几位,不是看着桌上的茶杯发呆,就是端起茶杯来吹沫,要么就是皱着眉头吞云吐雾,就没一个人出声的,个个矜持得很。
      这情景真的太有意思了!
      要说句实话吧,其实见识了听鹂馆和仿膳中的种种新奇后,他们都有一肚子话想说。
      可问题是,无论谁都怕灭自己的威风,长旁人的志气,都不愿意轻易开口,当这个扰乱军心的人。
      自然也就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各自念上这低头斋了。
      不过这样重要的会谈,显然不能如此一直沉寂下去。
      一般情况,是要按照年纪和职务的顺序来发言的。
      1980年三月中,一个新鲜清冷的凌晨。
      因为还不到五点,天儿还是黑的。
      房檐及树枝上落着一层薄薄的霜,霜在月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光。
      扇儿胡同2号院里也是冷冷清清的,各家各户的窗户无不拉着窗帘。
      只能偶尔听见各家门户里人们熟睡的鼾声儿,和院里各家小厨房闹耗子的动静。
      但在这样静寂的时刻,宁卫民却已经醒来了。
      他迫不及待,逃离了温暖的被窝儿,淅淅索索地穿上了衣服。
      说来有点郁闷,今儿个,他竟然是被自己的蔫儿屁给臭醒的。
      这大概就是昨儿个晚上葱蘸酱、臭豆腐抹窝头,还有椒盐炒黄豆吃多了,所产生的副作用。
      没办法,说到吃嘛,本质就是香香嘴,臭臭屁股的味儿事儿。
      何况还想着省钱。
      毛八七就能让嘴过瘾的吃食,生理上不就得付出一定代价吗?
      要不然,这顿饭,又怎么会叫“穷人乐”呢?
      起床后,宁卫民摸着黑在屋里的尿盆里放过了水。
      又蹑手蹑脚的走到外屋里,用水舀子给洗脸盆打水,洗了脸,刷了牙。
      再把火炉子里的煤填上,把一壶水给坐上。
      之后,才拎上墙角里那个印着“京城”两个大字和“京城火车站”图案的帆布行李包,拉开了外屋门的插销。
      只是尽管他万般小心,饶是他已经无比熟悉屋里的环境,绝没有发出什么任何不应该的声音。
      可惜那岁数比宁卫民还大的外屋门,却是老眉咔哧眼的玩意了。
      只听“滋扭”一声,还是把康术德的咳嗽声给招出来了。
      这就证明,老爷子已经被吵醒了。
      果不其然,外屋床上传来了一声询问。
      “卫民,这就走啊?”
      “老爷子,踏实睡您的,我这就把门给您带上。”
      “今儿怎么这么早啊?怕还不到钟点儿吧?”
      “是起猛了点儿。不过也没早几分钟。这就五点一刻了。”
      “行吧,那你早去早回。早点可千万得吃好喽,人是铁,饭是钢,别凑合……”
      “哎,我亏不着自己,您就放心吧。”
      “还有,记着,你跟那些人打交道,吃点亏无妨,斤斤计较发不了财。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别年轻气盛……”
      “知道了。您就放心吧,我不傻……”
      随着脚步迈出,门轻轻掩上,宁卫民拎着大包儿,终于走出了小屋。
      跟着绕着出了院门,来到了扇儿胡同里。
      此时此刻,狭长的胡同儿里空空荡荡。
      不但没有任何的行人,就连叽叽喳喳的麻雀都没有。
      而嘴里呼着白气的宁卫民走在寒冷的小风里,兜紧了头上的棉帽子,心里却是无比熨帖。
      不为别的,那非亲非故叮嘱他的老头儿,嘴上虽然絮叨,可话真暖心啊。
      有这么一个真心惦念自己的人,真好。
      是的,他不是宁卫民本人。
      这个躯壳是莫名其妙被他占据的。
      事实上,他不过是因为在2020年春节的头两天,在家喝高了,睡了一觉。
      醒来时就发现自己到了这个年代,换成了这个身份。
      要从这个时空的角度出发,真正的他,其实这会儿还没生出来呢。
      还得等到1986年,襁褓中的他才会被他狠心父母遗弃在福利院门口。
      所以说起来,他和真正的宁卫民之间首先能确定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没有亲人,全是孤儿。
      因此,既来之则安之。
      他为什么会穿越,本名又叫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已经身在这里了。
      从煤气中毒的状态里醒来的一刻起,他就取而代之,成了宁卫民。
      拥有了一条全新的,充满了无数机会的,人生之路。
      而这,也就是他肯去卖血,救康术德的根本原因。
      想想看,八十年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啊?
      那就像“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一样,散发着红底金字儿的万丈光芒!
      那是百废待兴,我国由弱转强的起点,是改革屡创奇迹的最好年代。
      伴随我国从无到有,经济腾飞扑面而来的,是数不清可以赚大钱的机会。
      甚至无论是任何投资品种,现在都处于历史大底。
      那么毫

第四百六十六章 看乐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