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十四章 误判[1/2页]

国潮1980 镶黄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同样是对松本庆子有着不良觊觎,同样面对松本庆子的意外成功。
      可是和只是充满羡慕嫉妒恨的深作欣二、原田美智子相比,蛟川书店和蛟川映画的老板蛟川春树的反应却大不一样。
      由于他也是能“分猪肉”的一员,在日本艺能界立足的位置较高。
      他对松本庆子发布的那些消息更敏感,从中也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尽管他还搞不明白内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非常好奇。
      但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情能够变成这个样子,已经显得有些惊悚了。
      天下居然还会发生这样的奇事吗?
      一个屡次遭到舆论打压,却毫无反击能力的女人,在不得不藏起来躲避了近月之后,居然就这么神奇地洗清了有关自身一切的丑闻。
      反而在影迷的支持下开始声讨对她穷追猛打的媒体。
      而且摇身一变,还成了电影公司的老板,买下了在业内颇有名气的雾制片厂。
      同时官宣了要投资十亿?液突?娜?抑破?Я?吓纳愕缬啊独钕憷肌返南?ⅰ
      以及将会成为皮尔卡顿华公司的新型旅行箱的广告代言人。
      这无论怎么看,松本庆子赢得也太漂亮了,完全属于超越了现实的逆袭。
      不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局势就完全逆转了,毫无征兆,太过出人意料。
      而且最后控制住了事态没有扩大化,敌人倒下,己身无伤,还为自己的事业打了广告,赚了一身好名声。
      她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样的财力和人脉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前瞻性目光和反败为胜的手段?
      说白了,都不用考虑这些了,就说松本庆子如果具备足以谋划这些反击的头脑和胆识。
      她当初都不该遭遇这样的困境,让自己沦落到如此狼狈的地步。
      甚至很可能她早就在日本艺能界登高望远了,又怎么可能今天才显露峥嵘?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松本庆子肯定是在自己最危急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金主拉了她一把。
      而她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言而喻
      蛟川春树绝对肯定这点。
      别的不说,他自己就是个电影公司的老板。
      而且还是个极为擅长把著名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导演加制作人。
      实际上,他的电影公司就是靠这一手起家的。
      像著名作家横沟正史的推理,就是他进入电影界最先成功影视化的范例。
      并以此赚得盆满钵满,才有了今天的蛟川映画。
      当然了,那他就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投资一部十亿?抑谱鞣训牡缬八?媪俚木薮蠓缦铡
      要知道,要拍的《李香兰》,那可是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电影。
      这种天生就缺乏娱乐性的电影要想大卖,是很有难度的。
      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还要有契合历史的服装、道具。
      这些因素缺一不可,才有可能成功保本。
      尤其是这部电影要靠野村芳太郎、桥本忍这些已经离主流电影市场越来越远的老古董来拍摄,蛟川春树实在是不看好。
      总觉凭这些老家伙已经过时的拍摄理念和创作方法,就是有充足的投资,大概率也会拍出一部死气沉沉,中规中矩的电影来。
      赔钱的概率太高了,他是肯定不会做这种蠢事的。
      尽管和华夏的电影公司联合拍摄是一部妙棋。
      起码也能保证这部电影的受关注度和一部分海外收入,同时能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可这种事情也不是一般人能促成的。
      所以和所谓的和圈外人谈婚论嫁,蛟川春树相信不过是松本庆子想出来敷衍媒体的借口罢了。
      实际上恐怕她还是出卖了自己,成为了什么权贵人物的外室或情人才是。
      要真是想找个普通人嫁掉,为什么她还兴致勃勃的购买制片厂,不惜斥巨资投拍电影呢?
      有哪个女明星嫁人之后不是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的?
      又有哪个普通人心理这么强大,敢和事业远超自己的女人组建家庭?
      如果较真起来,真是太容易被戳穿的谎言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究竟什么人能促成这样的事儿?
      到底是什么人能随意撒手,扔给松本庆子如此巨量的资金去做游戏性的尝试?
      这才是让蛟川春树觉得头皮有点发麻,又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要按照他的判断,商界人士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因为商人最重实利,最擅长的就是算计利益得失。
      虽然有钱,可就是再喜欢一个女人,也没人会把几乎能在东京买下整整一层公寓的钱,任凭女人买体面,随意挥霍掉。
      包养一个艺伎才多少钱啊?
      一年不过三千万?摇
      即便是松本庆子这样的影后,一年一两个亿也足够了。
      何必做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荒诞之举。
      要说是政客倒是有一定的可能。
      反正政治献金来的容易,都是有求于己的商界人士上贡的,又不用自己去赚,当然花起来也就大方。
 

第一千三十四章 误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