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外,是一颗气态行星,体型和紫晶星接近,身边围绕着两颗小卫星,上面应该富含稀有矿物,洛达将其命名为二号行星和二号i和ii卫星。紧接着才是紫晶星,这里已经接近星系的外围,紫晶星也被洛达命名为三号行星。
星系的最外围还有一颗小恒星,体积是紫晶星的十分之一,使得紫晶星有了两个太阳,交错运行,白天时长是夜间的两倍。这颗小恒星被洛达命名为伴随恒星,据初步分析,很有可能是中央大恒星在某个周期发生剧烈爆炸时脱离的某一部分,在星系的最外围又被引力捕捉从而变成了伴随星系运行的小恒星。
回到宁宇航最关注的紫晶星本身,四块大陆的初步分析已经有了。除了极北大陆覆盖满冰雪之外,在东西南三块大陆上,都有数量巨大的城市集群,建筑风格各异,可以初步判定是三种不同的高等文明。
紫晶星的森林覆盖率特别高,除了与极北大陆相邻有一大片广阔的草原带外,其余陆地上均覆盖满了各种巨大的植被。洛达卫星在这一个月内不时能侦查出在森林里会有巨大的能量反应,还有激烈的能量冲撞现象,宁宇航分析后估计可能是类似巨猿的那种生物在争夺地盘。
就在宁宇航的基地附近,也有多股高能量反应,间隔大约一千公里。宁宇航猜测这就是这个星球某些特别厉害的生物所划定的势力范围,每个强大的生物都会占据数万平方公里的领地,以供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而自己是误打误撞搞定了这头巨蟒,要不然这块地盘还是它的天下,自己要在这里立足就很不容易了。
这个星球的植物实在是太茂盛了,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无论是洛达卫星,还是低空隐形卫星,都无法有效拍摄到这些高能量生物的样子,只能通过微波等技术探测出它们大概的位置,至于它们长什么样子,有什么能力,具不具有攻击性和侵略性,依然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宁宇航也不气馁,这才刚踏足这个星球没几天时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就是了。
他现在主要忙于铁矿和铜矿的开采,暂时只有麒麟机甲和管家能够开采,而加工只有一个工作台,简直就是一穷二白的状态,无奈之下他只能每天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往返挖铜,而挖铁的任务就交给管家了。
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宁宇航终于收到了好消息,传送带机构已经初步完成了。
别看传送带这种玩意结构简单,只需要铁块和铜块两种原材料,再经过简单的加工就能制造出来,但实际上对于开荒初期来说,要积累足够的原材料已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传送带把三个矿区和工作台连接了起来,此时宁宇航终于无需每天带着挖出来的矿石不断往返矿区和基地,而只需要在矿区把挖出来的矿石扔到传送带上,传送带便能自动把矿石送抵工作台进行加工处理。
这就是最原始级别的自动化生产线的雏形,有了它,宁宇航终于可以开始逐步脱离最辛苦的工作,慢慢开启科技帝国的建设。
第6章 挖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