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恨恨说道。
自己最宠爱的大胖小子,虽然他毒死了自己的兄长,禁锢了自己的母亲……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嘛!
不就错估形势导致你七万人兵败身死吗?你们竟然狠心把我儿子给杀了!
“咳……,圣上,其实,宁王向吐蕃用兵并不是真的为魏王复仇。”长孙无忌唯恐李二对李恪的印象好了,赶紧进一步解释。
“哦?那是什么原因?”
“据吐蕃商人说,是他们的赞普收买商人,让他们在宁国寻找机会捣乱。那些被收买的商人在宁国银行发行铁路债权时,故意刺激原大唐百姓,使其产生对宁国朝廷的反抗意识。”
“结果这些商人被宁国的秘密组织查了出来,全部被抓……”
长孙无忌话还没说完,李二嗤笑一声,
“就凭吐蕃那点能耐,也想在宁国搞事情?别说他们了,朕的百骑司不知道都折在宁国多少人……等等,你刚刚说什么,铁路债券?”
李二直面长孙无忌,“铁路债券,那是什么?”
“呃,这个,臣也不甚明白,让房公讲一讲吧,他曾专门研究过这个。”
宁国发行铁路债券,去年就曾通过海商传到大唐,一般人不懂这些,跟自己无关,也不在意。
可房玄龄不同,他是尚书左仆射,尚书省各部相关的事宜,他平时都会留意。
发行国库券这种“生财有道”的妙招,房玄龄自然更会留意。
“玄龄,你说!”李二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拱手道,“臣也是在坊间听宁国来的商人们说的。当时并不知道吐蕃人背后使坏的事,只是打听了这债券的情况。”
“那你就详细说说,这宁国银行的铁路债券。”
如今李二是真羡慕宁国银行的盈利能力。所以,只要是听到跟宁国银行有关的,他都要问个一二三。
更何况,大唐如今战争不断,还在马不停蹄的向西扩张,与拂?正在激战中,需要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据说,宁国是为了修建铁路……”
“铁路?好吧,这个等会再说,先说债券!”李二又听到了更感兴趣了,直接打断了房玄龄。
“是。宁国是为了修建铁路,他们财政部担心财政压力过大,影响其他方面的支出。于是,财政部通过银行,向百姓借钱,专款专用,只用来修建铁路。”
“那铁路债券,就是朝廷向百姓借债后给的借债票券。上面写的有金额,利息,还款日期等几项内容。也称之为国库券。”
“有三年、五年、十年期的,到了还款日期,拿着债券到银行,银行结算后,还本付息。”
“这个利息比存款利息高出很多,因此大受百姓欢迎。据那些商人讲,发行当天数百人排队购买,当天即售罄。”
听房玄龄说完,李二有点难以理解。
朝廷向百姓借钱,百姓排队抢着送钱?
这,你敢信?
“玄龄,你觉得这,可信度高不高?”李二捻着下巴上的小胡子问道。
“臣没见到百姓排队购买时的情景,不敢妄言。不过臣从那宁国商人手里高价买了一张债券,专门用来研究的。”
房玄龄说到这里,李二眼前一亮,“哦?在哪里,快给朕看看!”
第327章 换邻居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