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巴彦沃西也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在晚一点就到了清军士兵加大戒严力度的时候了,现在时间紧迫,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耽误了。
“夏公子,我们继续去找其他人吧。”
一直在一旁等候的何越典,在看到巴彦沃西离开后就,也从一直倚靠着的墙上离开了,除了靠在一边不会影响夏启的审讯之外,站在他那个位置也可以很好的观察到周围的情况。
虽然这是个隐秘的角落,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人误打误撞闯进了这里还是必须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于是何越典就担当了这个重任。
“嗯,时候也不早了,我们也该重新出发了。”
这次的机缘巧合之下抓到了一个鞑靼的探子,还从他的口中知道了许多消息,对于夏启而言算是一件不错的事,眼下这个情况,能够节约时间打听到有用的消息就是好事。
审问完了俘虏以后,接下来还得接着做正事,正事就是将之后的计划通知到其他的同伴,一开始夏启和何越典便是为了这件事出的门,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去做了。
“夏公子,我们出去以后继续按照之前的路线走。”
“嗯。”夏启点了点头,随后又补充道:“即便是把这个巴彦沃西抓了个正着,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啊,谁知道待会会不会被别人盯上。”
夏启和何越典又像之前一样,若无其事的走在大街上,这个时间点大多数人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到了家中。
即便是南京城内的商铺,在这个全城戒严的时期也会早早的关门,毕竟晚上一出来,若是做出了什么非同寻常的行为,被鞑靼的探子们盯上了,就会当做奸细抓走。
的确有人明明和奸细沾不上一点关系,但是做出了惹人误会的举动,就被抓走了。被抓走以后,鞑靼没有不能确定有没有抓对人,又不敢随便放人,就这样一个无辜的百姓就遭受了牢狱之灾。
所以越是临近晚上,街道上的行人就会越少,毕竟谁都不想平白无故被冤枉,被抓走了可是有几张嘴都说不清楚的。
夏启和何越典要找的第一队同伴,借住在一位前辈的家中,从蜀王府的情报机构退出以后,这位前辈因为在四川结下了太多的仇家,又不想麻烦其他兄弟为他解决,就独自一人来到了南京城生活。
这位前辈在南京城开了一家书店,平日里的生活还算是悠闲自在,这一次知道了何越典等人需要帮助,二话不说的就同意了。
“文兴德前辈在我刚刚投靠蜀王殿下的时候,就已经是小队长了,虽然我和他没有过多的交集,但是我们也是互相认识的,这一次多亏了有他帮忙,我们在南京城的蛰伏才会这么顺利。”
“看来这位前辈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啊,待会得好好的感谢他才是。”
夏启和何越典一边说着一
第二十四章 拜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