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75.白直的发现[2/2页]

科举之男装大佬 田大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下午雨越发大了,程平下令停工半天,让大家歇一歇,自己又拿着伞、披着蓑去堤上巡查了一遍,嘱咐看场子的两句,也就回去了。
      姜氏指挥着阿桃给程平烧洗澡水,心疼地抱怨,“你就折腾吧!非折腾病了才安心!还不快把那湿鞋袜脱了!”
      程平赔着笑,被姜氏硬灌了两碗姜汤,水烧好了,赶紧躲进厢房去洗澡。
      洗完换上干松衣服,程平看漏壶,快到敲暮鼓的时候了,头午让王大随着送那两个民夫回家去,现在竟然还没回来,莫非那民夫家有什么事?
      程平又打发阿桃去前衙问问今天可有什么事。回来说,李县丞他们中午都按时下值了,两个值班的老吏说日间并没有什么事。
      挺好!程平希望以后忙完工程,也能每天按时下班。
      阿桃去厨下做饭,程平在内室坐着与姜氏闲聊。
      姜氏像程平小时候一样,拿布巾给她绞干头发。
      程平盘腿,把盛满紫色杨梅的碗放在腿上,拈一颗笑眯眯放进嘴里,“我小时候头发又黄又稀,您和阿娘成天让我吃磨好的芝麻粉,现在才有这么厚这么黑的头发。”
      姜氏笑道:“那时候多乖,从不让我们担心。”
      程平只笑。
      姜氏摸着程平头发,轻声道:“这么好的头发,若是能梳高髻,戴上步摇,不知该多好看。”
      程平笑起来:“您这话差了。好不好看,关键看脸。”
      白直回来得比程平还要晚一些,经过县衙,便顺便停一停,前衙只两个老吏,白直懒得跟他们说话便走了出来,想起上午程平说着凉,便直接拐去县令后宅。
      两个看门的衙役要按例进去通报,白直岂是那种愿意等在门口让人通报的?一个横眼便把两人给摁了回去。
      他自己推开二门,走进内院,又诧异,王大呢?莫非还没回来?往常这奴婢都兢兢业业地在二门这儿守着。要白直说,这程县令有点穷酸,一共就两个奴仆,还不如街面上开酒肆的呢。
      站在廊下,白直解蓑衣上的带子。屋外淅淅沥沥的风雨声杂着屋内细碎轻柔的说笑声一起钻进白直的耳朵。
      白直习武之人,耳聪目明,隐隐的,似是程平说“——关键看脸。”
      白直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竟然悄悄走过去,用手戳破窗纸。屋内姜氏随手给程平简单地挽了个髻,拔下自己头上的钗子给她簪上,细细端详:“多好看。”又轻叹,“不知道还有没有光明正大这么插戴的一天。”
      程平没心没肺地笑道:“还是戴幞头好——省事!”
      姜氏笑嗔道,“尽胡说!”又把髻拆了,继续拿布巾给她擦发稍。
      屋外白直心里掀起惊涛骇浪,小孔洞中,那巧笑倩兮的脸,程平竟然是……
      呆了半晌,白直悄悄退出去,走到门口,看那两个衙役:“我忘了点东西,明日再见县令,你们别说我来过。”
      衙役们本与白直相熟,都笑嘻嘻地答应着。
      白直随手从荷包里摸出些钱来给他们。
      白直披蓑戴笠骑着马在街上乱走,程平竟然是女人,她怎么敢?这种传奇里写的事竟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她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你别说扮得还真像!……也不是没有破绽的,白直脑子里闪过她线条柔和的脸和莹白的手指,又想起她在县衙门口与百姓讲话时神采飞扬的样子……一时脑子里乱哄哄一片。
      暮鼓敲响,白直停在偶尔来喝花酒的一处院子外。
      鸨母赶忙笑着迎出来,“白郎可有日子没来了!”
      白直笑道:“又惦记我荷包里这点银子了?”
      鸨母道:“白郎能来,便是没有银子,老身还有娘子们也是高兴的。”
      白直“嗤”地笑了。
      鸨母吩咐摆酒,“还是让丹娘来给白郎斟酒?”
      白直点头。
      丹娘不是这院子里顶漂亮的,却是最善解人意的。看白直似有心事,便不多说什么,只让侍儿抱来琴,弹起一支叫《暮云归》的轻柔曲子。
      白直自斟自饮,等从沉思中回过神,丹娘同一首曲子已经弹了三遍。
      “怎么今天总弹这个曲子?”
      丹娘笑道:“助君沉思耳。”
      白直笑一下,招呼丹娘近前。
      丹娘乖巧地跪坐在白直身侧。
      看着她莹白的脸,白直又想起另外一张脸来,摘下头上的幞头扣在丹娘的头上。
      丹娘惊讶地瞪起眼睛。
      白直哈哈大笑。
      丹娘做嗔恼状,又娇媚地笑了。
      白直的笑淡下来,她脸上从没有这样的神情。
      也不拿回自己的幞头,白直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碎银放在案上,站起身走出去。
      “恭送白郎。”身后丹娘道。
      鸨母在堂上笑道:“白郎如何从不在这里过夜?”
      白直似笑非笑:“似我这般丰神俊朗,在院子里过夜,我总觉得亏了。”

75.白直的发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