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四章 【谈医论道】(3)[1/2页]

异世医官录 忆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晓峰自己刚才的述说,又引发起钟济民的感慨,心中不住的埋怨自己,说话没注意分寸,刚想换个话题分开钟老的注意力,只见这时,坐在对面的史密斯教授说道:“钟老先生,现在不是在提倡中西医结合吗,我昨天在手术里看到唐在麻醉师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使用针灸镇痛配合芬太尼为患者进行开胸抢救,这就是典型的中西结合,我对此很感兴趣,因为有了这个方法可以在野外不具备麻醉的条件下,为患者进行手术方便快捷而且安全。所以经过上午我们的一番攀谈,我才向您询问一些穴位,学习中医像唐那样中西结合,把这一治疗手段在医学界发展下去。”
      “针灸的历史悠久,针灸疗法大约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我国一些仅存的古典里保存着一些关于针灸起源的传说资料,都指这个时代,如皇甫谧《帝王世纪》里记载:太嗥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罗泌《路史》则说太嗥伏羲氏“尝草治砭,以制民疾”。又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说:“黄帝咨访歧伯、伯高,少俞之徒……而针道生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则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从战国至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那时的医学家们不但已构筑起以络学说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刺法、灸法等技术防病治病,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更新理论,初步形成了以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特的针灸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成为中医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
      钟济民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用手指着面前的人体模型继续说道:“针灸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而要学会针灸那首先是要懂的认穴,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因此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如果你想学会针灸,那就首先要懂的认穴,并明白这些穴位的作用,然而认穴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而今天我们刚才讨论的那些,只是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认识和了解一些穴位,就目前来说只是让你了解中医,并不是让你学会什么。”钟济民将针灸的发展史跟史密斯做个详细的讲解。
      听到钟济民的讲解,史密斯对中医又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他看着唐晓峰,满脸期待地问道:“唐!你能否告诉我,你当时学习中医学了多久呢?”
      “史密斯教授,其实我对中医也不是很了解,只学会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但是这些都只能找出患者的病因,而治疗方法我始终都是按照西医的治疗方案,对中医我只是略懂一些小病

第一百四十四章 【谈医论道】(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