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卷 三:(尔虞我诈)第七十三章 :兵出灵州[1/2页]

兵戎 伐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皇十九年(599年)二月,突利可汗奏报都兰可汗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大同城(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北)。帝国皇帝命晋王杨广为元帅,以高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尚书右仆射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上柱国燕荣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三路迎击突厥。
      右翎卫军没有出战,陈宗泽当然也就没有在右翎卫继续服役,他被调到左武卫麾下任职,成了杨素麾下的安远将军,品阶仍是正七品,只不过是俸禄稍微增加了一些。
      相应地,晋王府中的一些人也都被调离右翎卫军,来护儿去了右武侯府,大部份都是被留在大兴当然一些小官。宇文成都倒是也在左武卫麾下任职,官至从五品通直散骑侍郎,升官就像是坐了千里马似得那么快。
      到了灵州,陈宗泽原本以为没有领兵作战的机会,但是他错了,不但有兵,而且还是一支精锐!
      杨素因为杨广的这层关系似乎要重用陈宗泽,这位楚公将陈宗泽叫到中军大帐,语重心长地说一些话,随后让人领着陈宗泽去接收部队。
      那是一支在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兵种,他们叫陌刀兵,个个长大异常高大,最矮也有两米以上,全身穿着明光重铠,手持柄长四尺(1184厘米)有着两刃开锋刀尖的兵器。三千铁塔般的壮汉全副武装地耸立着,看去甚是威武雄壮!
      其实陌刀看上去更像是一把加长前刃的枪,它的前刃足有一尺(296厘米),如果是弯的话,它更像是一把关刀。陌刀手身上的明光重铠重有四十斤,陌刀全重达五十斤,一名全副武装的陌刀手身上负重总有九十斤以上!
      陈宗泽为了熟悉陌刀兵这一个兵种让他们五百人按照平时进行操演,接下来地一幕让他看得印象深刻。
      五百名陌刀手排列成五排。第一排整齐踏步而进“哈!”的一喝,伸出去的陌刀按在腰间,不是刺出去而是用手劲翻转陌刀,呼啸的刀风声中第二排的陌刀手越过第一排,整个军阵就像是一面墙那般地前进,像极挡在前面的任何东西都将会被撕为碎片!
      “将军,陌刀队是大隋对付突厥骑兵的主战兵力之一,有三千陌刀手布阵如墙而进,便是有两万骑兵也把陌刀手无可奈何!”
      陈宗泽看后深以为然。那铁塔一般的壮汉,那防御力极佳的甲胄,还有那柄看去就十分恐怖地陌刀,如果真的像是一面墙那般不断挥动陌刀前进,谁能阻挡?
      陈宗泽想了想之后问:“他们负重那么大,不能打持久战吧?”
      长史洪渊脸上带着强烈的自信:“回将军话,我等参战既是胜局已定之时,无需担忧士兵耐力。”
      如此陈宗泽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他初来左武卫。对军中的一切还处于陌生状态,现在需要做的是与同僚们处好关系。防止在作战时互相下绊子。
      陈宗泽的这三千陌刀手中有一名长史,三名司马,一名录事,一名功,仓、参军数名。
      长史自然就是类似于参谋的文职,他叫洪渊。是山东大族子弟。
      司马是直接带兵的中级武将。他们是陈宗泽地手用来管束士兵,每人麾下有一千名陌刀手,参军协助。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黄泽、王左时、戴嘉南。这三个人不是大族子弟,是从尸山血海爬上来地军官,十分有作战经验。
      录事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听说是作战受伤不能再上战场的老兵,因为为人忠厚才任录事一职。所谓录事就是记录军中大小事情的官员,他也需要为士兵记录功劳。以便奖赏。
      什么最能快速建立交情。自然是寻间酒楼痛痛快快地饮上一场。
      陈宗泽有着海量的酒量,当他一人把三名司马以及十余名军中大汉灌得趴下且自己没事时。那些坚定认为能喝酒就是好汉的武将们自然是显得十分亲热。
      突厥人没有给陈宗泽用来熟悉军务地时间,都兰可汗率领七万骑兵已经距离大同约有百里,远在灵

卷 三:(尔虞我诈)第七十三章 :兵出灵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