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很,加上她被祖父待在身边,当男子一样养大,没什么机会去学习女子理家之时,在后宫之时也是自扫门前雪,所以青宁对这种内宅的事没什么处理的头绪,心里对李氏处理的方式好奇的很。
穆家适龄的少爷们都要去族学,而有了穆青文的例子,年纪尚小的穆青玲也养在其生母张姨娘房中;姨娘们算是奴才,不能与主子同桌;穆老夫人也不喜用饭时候太多人伺候,只是每月偶尔让儿孙媳妇们到她的玉榴院用一顿晚膳,所以东院饭厅里一般就只有穆国政、李氏和双胞胎四个人而已。
用饭之时,丫鬟们将菜肴一道道摆上桌。四个人,也只有四菜一汤而已,比起其他同等人家,确实略显含酸。
李氏很是自然地亲自给穆国政盛了一碗笋耳汤,道:“这是厨房刚买来的春笋,尝尝鲜。”
穆国政对李氏很是客气:“有劳夫人了。”
“老爷说哪里话。”李氏笑道,“老爷为了咱们这个家日夜操劳,我就伺候老爷吃顿饭,哪里算有劳。”
“夫人管家,也很辛苦。”穆国政也笑道。
平心而论,穆国政是个不错的丈夫。他很放心地将家交给妻子来管,并且对一般琐事采取完全信任妻子的态度,还给予妻子尊重,在青宁印象里,她从未见过穆国政跟李氏争吵或是冷战。当然也不排除李氏手段灵活,处理得当。
“不辛苦,只是觉得委屈了老爷。”李氏脸色有些黯然,“前年夏天大旱,秋天收成就不太好,一直影响到去年,就连冬天能存下的青菜也没有多少。去年过年的时候,因着国丧,没怎么置办。我原想着今年过年还是要好好过,所以过年之后的日子难免就有些紧。也因着害怕今年再有什么意外,所以能省就省,多余点存粮,总也没什么坏处。”
李氏说起这些的时候,神色很是自然,像是一般的话家常。
“再有,不说为着以后孩子们的前途,就是老爷您,明年也要面临三年一次的政绩大考,要打点的地方必定是不少。我最近在想着开源节流的法子,以免到时候入不敷出。所以各院里的月银就减少了些。就连娘都说,平日里那些补品什么的都该省省了。只是我没答应,想着该给娘的一点都不能少,也是我们晚辈的孝心呢。”李氏一边给穆国政夹菜,一边说道。
“嗯,夫人思虑通透,行事周全。为了咱们这个家很是劳心劳力,瑜儿宁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你们的娘。”穆国政很是满意,难得当着孩子的面夸赞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李氏微微红了脸,嗔怪地瞪了穆国政一眼。“老爷,当着孩子们的面呢!”
穆国政轻咳两声:“嗯,吃饭吃饭。”
“哦,还有一事。”李氏神色如常,“听说今儿个,曼姨娘身子不太舒服,老爷要不要晚上去看看她?”
青宁有些讶异的抬头看了李氏一眼,遂低头默默用饭,自己琢磨着。
“知道了。”见妻子既聪敏又大度,通晓事理,还能事事安排妥当,穆国政感叹果然娶妻娶贤才能家宅兴旺,对李氏只有更满意的份。
第二十五章 内宅(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