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 授课[1/2页]

重生之双世盛宠 年若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几天,青宁姐妹二人都忙碌起来。一面要跟着王嬷嬷学习一般礼仪,一面还不能将平日里所学的课程落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头发已经花白的夫子手中拿着论语,站在两个学生书桌之前,摇头晃脑的念着。
      因着穆青瑜天资过人,在她三岁之时,穆国政便经常教她写字,或是她主动跟着大哥穆青恒写字。而四岁之时,穆国政便为她请了一个女夫子启蒙,主教认字或者学女诫。两年的时间里,女夫子感叹穆家大小姐实在不负才女之名,觉得自己没什么可教的便主动辞去,穆国政心里既骄傲又焦急,不知道该请什么样的人来教自己的女儿比较好。
      在没有夫子的那段时间里,穆国政便请了乐师来教女儿乐理,发现她果然在此方面也很有造诣,心中很是欣喜。只是教书的夫子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没过多久,恰逢翰林院编修李义正因不得志要告老还乡。同是在朝为官,同样是没有实权的京官,穆国政倒是与他有过几次接触,知道他文采不错却在官场上没什么建树。往好听了说是没有机会郁郁不得志,往不好听了说,此人如他的名字一般太过刚正,不懂得随波逐流,却爱自命不凡,是以虽是第三甲进士出身,却因不通人情世故在翰林院编修留了十年,终是看够了后来居上的例子,决定辞官归乡养老。
      穆国政考虑了一些时日,便经常请他出来吃酒。一开始,李义正还有些局促矜持,但后来也就与穆国政渐渐熟稔了起来。
      穆国政起先也没说自己什么目的,只是与他如忘年之交一般畅聊,聊政事,聊民生,聊宗族,穆国政笑着对李义正说道,原来他与自家岳父几代以前竟是同宗。李正义很高兴也很慨叹,一向没什么朋友的他觉得自己从政若干年,终于在辞退之年找到了一位知己忘年交。故而两人之间又亲近了不少。等后来说到仕途之后,李义正也喝的有点多了,竟是嚎啕起来,将自己的抑郁之气尽数吐出,对自己略显凄凉的晚年不胜唏嘘。
      穆国政趁热打铁,说自己拜读过他的几篇大作,很是欣赏,自是对他的才华就这么泯没实在可惜,遂提出想让他来自己家中教授几个孩子。当然,主要是教授穆青瑜,穆家的几个男子只有族学休学之日才能跟着他学习。
      起初,听说是去教授女子,李正义本想拒绝,但听闻是穆家那个以才闻名的大小姐之后,李正义也有些心动了。加之穆国政很会做人,对他的犹豫也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的样子,照样请他出来吃酒,很快便打动了他。
      等到他开始教授穆青瑜之后,李正义便发现自己再也停不下来了,简直是倾尽全力想要将自己终身所学交给她。因为她太聪明,聪明的不输给任何男子,简直是“天才”。
      而青宁,从头到尾不过是附带的。在李义正眼中,她如一般大家小姐一样“无才”,甚至有些不开窍。是以他也不怎么花心思去琢磨她,只希望她认得几个字,跟其他小姐姑娘聚一起的时候,能吟诗就吟诗,能作对就作对,不要丢人就好。
      而此刻,“无才”的青宁正握着笔,很是认真的在纸上用簪花小楷,一笔一笔地写下他只念过一遍的句子。“天才”的穆青瑜也不知道在写什么,写着写着就停下来,呆呆的望着桌上一角。
      “青瑜,你来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习惯于关注穆青瑜的李夫子自然察觉到了她的走神,语气有些严厉地问道。
      “是的,夫子。”穆青瑜不着痕迹地回神,站起来,目光清亮地看着李夫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嗯。”李夫子对她的解释满意地点点头,却还是道,“下课后将这堂课所学抄十遍。”
      “是……”一听还是要受罚,穆青瑜顿时有些蔫蔫的。
      李夫子也不看她求饶的眼神,收拾了

第二十七章 授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