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穆府的女眷们照例要去京郊的灵泉寺烧香祈福。
灵泉寺位于离京十余里的灵泉山上,山与寺庙皆因一道灵泉而得名。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只凤凰受伤在此处疗养,整日里喝这泉眼里的水,终于痊愈,展翅离开之时不忘绕泉三周,以示感恩之意。后人便在这灵泉处建了寺庙供奉。还有传言,这灵泉有祛病消灾之功效,越发引得不少香客慕名而来,千金求一杯灵泉水。
平日里这灵泉寺人就不少,逢初一更是人满为患。饶是穆府女眷起了个大早,马车行到灵泉山下也得三刻钟。
山路陡峭狭窄,马车自然上不去。很多人为了显示诚心,也不会坐轿子上山。穆府也不例外,由穆老夫人带头,所有人都下了马车,徒步上山。
山不算高,山路也因修葺过变得平整,但就这么走上去还是有些难为娇夫人、娇小姐们。为此,有人便在山腰等处搭了些草棚,供人歇脚也卖些茶水香烛平安符等物。
穆府里正经的女眷主子就那么几位。穆老夫人年纪有些大,腿脚以不太利索,一路上走走停停,饶是天不热,有婢子打扇,仍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偏又对这次的祈福十分看重,因为听说近日慧圆大师出关,便想着是否有缘能问大师讨件灵器,哪怕是几句吉言,也好庇佑儿孙。
眼见婆婆如此坚持,李氏冯氏两个儿媳自然也不敢说什么。
青宁姐妹二人还好,年长,平时运动得多,穆青玲可是养在深闺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自然受不了这劳累。
“娘,我脚疼……”穆青环偷偷拉了下冯氏的袖子,指着自己的脚诉苦。
“忍着。”冯氏咬咬牙,颇为怨怼地瞅了一眼前方的穆老夫人。
李氏带着两个女儿行至她面前,饶是与此人不对盘,在穆老夫人面前却是要做个面子的。“弟妹,青环可是累了?”
冯氏一贯不领情:“这就不劳嫂子费心了。嫂子还是想想,怎么问寺里的师父求一杯灵泉水,好治一下二侄女这痴呆吧!”言罢便拉着女儿匆匆往前走。
“二婶这是怎么了?比平日里还要刻薄!”穆青瑜怒瞪着冯氏的背影,心里头琢磨着怎么给娘亲解解气。
李氏倒是无所谓地笑笑:“她心里不痛快,自然也想让别人不痛快。瑜儿,小小,莫挂在心上,你们二婶就是这样小家子气的人。”便也由禾娘扶着继续往前走了。
“大小姐还没听说吧?前些日子,二老爷做了个荒唐的事呢。”银月俯在穆青瑜耳边悄悄说道。
“什么荒唐的事?”穆青瑜好奇问道。
“二老爷要将外头的相好迎进西院里去,做正经的姨娘。近日里为这事,连连跟二夫人争执,还闹到老夫人那里去了。只老夫人压着,不让多嘴,所以咱们东院知道的不多。”她也是因着与老夫人的大丫鬟碧珠交好,才知道此事。
“二叔在外有相好的?”穆青瑜吃了一惊,“迎进西院……二婶能同意吗?”冯氏对自己的丈夫一向抓的牢牢的,哪怕是老夫人都不能往西院里插人。“二叔这位新姨娘,什么来头?”
“二夫人自然不同意,可终究敌不过咱们老夫人呀。”银月压低了声音,“听说这位新姨娘是青楼里的花娘,跟了二老爷有个一两年了,年轻貌美还有手段,迷得二老爷不知东西,将她从青楼里赎了出来,养在了外头。”
穆青瑜点点头,二婶那般厉害,二叔一向是害怕的。不过二婶也知道,男人没有不偷腥的,只要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耍恶心就行。且二叔总以应酬为借口,二婶便对他去青楼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次二叔怎么突然铁了心,跟二婶搏一搏了?
&nb
第三十八章 上香(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