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说马儿有灵性,此言果真不假。”
青宁强浑身一颤,僵在那里,还未等回头,便听老人说道:
“我有一个孙女,身世坎坷。她父亲自幼体弱,我常年在外,鲜少顾忌他,终是在我那孙女儿出生之前一病不起,早早离开了人世;她父母鹣鲽情深,她母亲强忍着丧夫之痛生下她,却也没等到女儿周岁便香消玉殒。
“我那孙女,外人言道她命硬,克死了父母还要祸害其他人,我是不信的。命再硬也硬不过我满身的煞气。我常想,可能因着我早年杀戮太多,儿子儿媳的死便是对我的报应吧。只可怜了我那孙女,还在襁褓里不能没有庇护,我便将她养在身边。因着她的身世对她格外疼爱,甚至超出了几个孙子。
“她幼时好吃,南北的菜都尝了个便,偏偏爱上了那蝴蝶飘海,每日里都要厨房做一道。我不许,说对她身体不好,她便使小孩子性子与我闹别扭,还说要绝食给我看。想我一生何曾对别人服软过?可我最终无奈顺着她。然吃多了辣,半夜里胃疼,倒在床上翻来覆去,最后心疼的还是我……想来这丫头真是我命里的克星。
“她七岁那年见堂弟都开始学骑马,便硬是缠了我也要学。我最终被她缠的头疼,应了等马厩里的母马产了小马就送与她教她骑。自此她有空没空去马厩看那些马,看有没有怀孕的。最后才知道那些战马是公的,那绝望的小脸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也从未想过一向聪颖的孩子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哈。最后还是与我闹了一场,翻遍了孙子兵法终是要斗败我,最后可算逼得我应了,为她讨了一匹大宛产下的小驹,教她骑术。我最爱看她在马上飞扬的样子,属实活泼可人。我不愿她与她父亲一般病弱,便日日教她强身之术。
“我那孙女最是聪颖,小小年纪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三岁我教她识字,眼见五岁就将《六国论》背的滚瓜烂熟,我对她更用心,恨不得将世间所有都教给她。她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一日比一日出色,同龄人无人能及不说,连她的叔伯甚至都比不上她,日渐才名远播,是定北侯府的骄傲更是让我自豪。我常带她出去游走,为她涨见识。听闻嘉州水患无人治理,有贪官欺上瞒下,先帝不查,致使嘉州一带民不聊生。她心有大志,更不忍见百姓凄苦,便写了一首《鸿鹄吟》,一时名声大噪,被先帝誉为天下第一女状元,却也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从她定亲与益王,至最后辅助益王登基,经历过数不清的暗杀,几次在生死边缘游走,这都非女子该经历的,她却义无反顾。
“唉……她自幼聪敏,我便给她起了字,名敏慧,却不想慧极必伤。她聪慧却也自负,自小盛气凌人,长大略有收敛,却也有些倔,有些事一旦认定了便难以改观。想来我未能及时纠正她这一缺点,倒成了她致命的弱点。她自小在侯府长大,侯府里人事简单,却后宫不是平常百姓家,虽然眼不见心不烦,然漠视并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我教过她三十六计,教过她战场应变,教过她揣度人心,却没教她如何应对女人。死讯从宫里传来的时候,我悲痛欲绝,再度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且还是我最疼爱的孙女……那般痛楚,我是再不愿回想的。只我时常想,是否我不该教她那么多,让她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走上一个不属于普通的女子不能走、走了便不能回头的危险路;我时常想,若是我不曾教她谋略,她便该如其他女子一般,一辈子相夫教子,养在深闺里,没有那么多坎坷叵测;我时常想,若是能有机会让时光倒流,
第四十九章 祖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