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小白[2/2页]

王者流放 小谢公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师对不起。”
      辛和道:“不用,怎么说有理想有抱负都是件好事,但该回答的问题还是要答,毕竟这是课堂,明白吗?”
      谢云舒点点头,说:“明白。”
      辛和道:“那么,你来简要说一下春秋战国时代的四大显学。”
      他着重加强了简要二字的语调,生怕这谢云舒也滔滔不绝来个长篇大论,不过这样也好,一节课就这样又混过去了,咦不对呀,我现在是老师不是学生了,辛和晃晃脑袋,正视了一下自己现在的身份。
      谢云舒敢做诺贝尔奖的大梦,倒也不是白给,当下毫不慌张,随口说道:
      “先秦之时所谓四大显学,也即儒墨法道四大家,首先我们来讲儒家,所谓儒家,号称王道之学,主张仁德,何为仁?克己复礼为仁,更有儒家弟子言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主张兴灭国,继绝世,恢复井田,但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礼乐崩坏,瓦釜雷鸣,战国乱世以铁血兵争为主旋律,各国相继变法,为的都是王图霸业,哪有空搞什么克己复礼,因此儒家的仁道就显得不靠谱了,这就好比秀才遇见兵,你跟人讲道理,人上来就冲你一通胖揍,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嘛,所以说,治学育人当以儒家为上,但战国时大家都是撸胳膊挽袖子打群架的,这个时候一群书呆子还没一群流氓古惑仔用处大,到了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就实而论,这只是出于儒家特殊的礼教功能对统治阶级的维护,而实际操作上依旧以法为主,也即是所谓的外儒内法。”
      辛和很是诧异的看了谢云舒一眼,这小子敢于上课睡觉,没想到肚子里还真有点货,只听谢云舒继续道:
      “说到法家,战国时又称刑名之学,具体又有法术势之分,其中的几位代表人物,比如商鞅,其人行法,即以严刑厚赏推动法令,申不害用术,所谓术便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权谋手段,慎到用势,势便是威权,依靠掌握势来达到变法强国的目的,到了战国末年,韩非子集法家大成,三者兼容并顾,讲究势立君权,术察奸佞,法行天下,当时法家以富国强兵为任,是非常积极入世的学说,也是最讲究实际操作的,因此在战国时代的政治舞台上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但出于历史的局限性,那时的法家在强国与强民之间并不能很好的处理平衡关系,因为法家主张扩大国家公器权利而忽视了人民的利益,比如说要是哪天你马上就饿死了,那时候哪有空报效国家,八成是去偷去抢,在生存面前,什么刑罚都不好使,以冷战时期的苏联为例,军事上过分强大,但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这样的高压政权注定无法长久,这个例子不是那么恰当,但意思就那么个意思,而得益于变法统一六国的秦国也终究二世而亡,不得不令人扼腕。”
      辛和有点头痛,这小子又是一通长篇大论,完全忽视了自己着重强调的简要二字,但看班里的学生,竟是真的有些被吸引的样子,认真听谢云舒在讲,辛和很欣慰,不得不承认的是,就算是辛和自己也很有听下去的欲望。
      “墨家,大家都看过秦时明月吧,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学派,因为最具备后世江湖侠客的气质,节俭自律,敬天明鬼,属于有神论学派,而且算是当时科技力最高的学派,耕读致用,百工技艺,兵学攻防均有涉猎,可以说是十分全面,而墨家的思想核心,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天兼天下而爱之,爱世人如一,类似于佛教的众生平等与基督教那种世间每个人都是兄弟姐妹,都有共同的父的理论,因此墨家是相信鬼神的,但兼爱属于过度理想化的产物,并不现实,举个例子,你自己生的儿子你自然尽心养大,但要是隔壁老王的种,草这孽子给我摔了。”
      班里传来一阵笑声,谢云舒毫不在意,继续道:“接下来我们谈谈非攻,这一点我是非常支持的,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战争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必然为人们带来不幸与痛苦,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根据,提出大不攻小,强不欺弱,众不凌寡等七不准则,这个准则看得出来墨子他老人家可以说是个真正的巨侠,一心都是伸张人间正义,主持天下公道,推进世界和平,虽然是假大空,但依然值得我们膜拜三分钟。”
      谢云舒说是最喜欢墨家,但话里总有些刺,口吻也是玩世不恭,带着揶揄的意味,这让辛和拿不准他究竟是个什么态度,谢云舒可管不了那么多,一出口就是长篇大论,你要说好听就是口若悬河,说不好听就是没完没了。
      “最后我们谈谈道家,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派别,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飘逸,讲究清静无为,和光同尘,但我觉得吧,道家众人最大的特点其实是最洒脱最好相处,比如说谁莫名其妙上来给你脸上一拳,换了正常人肯定反手还回去,道家不一样,道家会说,好啊,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你觉得你的拳头打了我的脸,我却觉得我的脸打了你的拳头,但你并不知道我的脸打了你的拳头,依然以为是你的拳头打了我的脸,可笑啊,可悲,可悲啊,可笑,这也体现了事物的相对性,可见道家很有学术研究精神。
      辛和目瞪口呆,这讲得东西,我都不知道,只是谢云舒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辛和算是明白了,这小子八成就是这么个德行,什么话在他嘴里都是以嘲讽的语气说出来。
      这时谢云舒继续道:“另外道家其实最具备辩论气质,最典型的就是庄子惠子这老二位,其中最著名的濠梁之辩,也就是子非鱼那个,很多人都说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什么的,我却不以为然,其实在我看来不就是两个家伙在抬杠嘛,除了濠梁之辩,还有逍遥游中二人的有用无用之辩,再有德充符中庄子嘲笑惠子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两个问题,第一,这二位经常抬杠,当然,二位先贤都非常有文化,因此就算是抬杠也是极具深度的,第二,受伤的总是惠子,只是事实上,这二人虽然常常论战,却也互为知己,这种友情已经很难见了。”说着还叹了口气,竟有唏嘘之意。
      最后谢云舒出言总结道:“说到当时显学的最后结果,墨家英勇消亡,道家隐世深藏,儒家举手投降,法家胜利辉煌,其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就实而论,依然是外儒内法,而到了千年之后的今日,我们才能知道,依法治国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指望儒家克己复礼是根本行不通的,道家适合成仙,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还是洗洗睡吧,墨家嘛,现在看来几乎就是个超级危险的暴力组织,不可能存在,当然了我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什么,只是我想告诉大家,无论是哪一家,其对于学术信仰的贯彻,其舍身殉道的精神都值得后世记住,要知道,人类不止有未来,人类还有过去。”
      这一次辛和真的有些震惊,相较于方景曦而言,她的答案固然十分标准,但也只是因为那是书本上的固有答案,甚至可说完全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这个谢云舒则很有意思,可以说很是博学,并且在其中给出了很多个人见解,虽然说个人主观色彩太过强烈,再加上说话阴阳怪气的未免有失偏颇,但可以看得出来,这孩子很有想法,而且他自己也说了只是一家之言,可以看出他头脑也足够客观清醒,而让辛和真正为之震动的那最后一句话,也就是人类的过去那句,那也是辛和曾经说过的话,这让辛和很是疑惑,难道这小子也从那哥们那里买过答案吗?
      他差点就没忍住要问出口,而这时不仅仅是辛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也有很多都是吃惊不已,虽然说大家同班同学了很久,但大家对于谢云舒的印象基本停留在喜欢睡觉和看小说上,倒是没看出来这家伙居然真的有些墨水,可见这小说真是没白看。
      辛和示意谢云舒坐下,然后毫不吝啬赞叹道:“小谢同学的历史学得真好啊,讲得有些东西老师也并不清楚,大家鼓掌。”
      你别管学生们心里怎么想的吧,至少面子上还是做足了的,掌声也算热烈,辛和满意的看了看学生们,然后看见了心不在焉的洛白,辛和索性直接点了他的名字,说道:“洛白同学,你来给大家讲,唔,”
      辛和寻思该讲的方景曦和谢云舒都讲得差不多了,让这小子讲点什么呢,辛和翻了翻教案,看到了自己整理的史记刺客列传,于是说道:“在春秋战国时代,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圣贤大家之外,其实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只见一义,不计生死,信仰士为知己者死,其侠气凛冽,千古留香,这群人被称为刺客,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易水萧萧,长天一刺的荆轲,洛白同学,你来说说荆轲吧。”
      洛白不假思索:“荆轲,称号信念之刃,定位刺客,一般走打野位,具备超高的爆发伤害与收割能力,而且技能不耗蓝,大招又能回血,线上续航能力也强,亦具备位移技能,可以说是十分全面,是当前版本最热门的打野英雄之一。”
      一众学生们呆呆的看着洛白,辛和也是扶额长叹,这臭小子可真让人又气又笑,他叹了口气说:“小白同学,你以为你在王者峡谷吗?”
      洛白反应过来满脸通红,想解释些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辛和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说:“没关系没关系,现在学生的课业压力确实很大,打游戏用来适当舒缓一下压力也未尝不可,老师也是从网瘾时代过来的,完全理解你们的心情,毕竟打游戏比学习要有意思多了,但是我严肃的提醒你一句,下一节我的课还会点名提问你,要是再给我整这不着四六的,我一定用十本历史书k你。”
      下了课的洛白很苦恼,他虽然是个学渣,但也不至于连荆轲的事情都搞错,实在是关心则乱,当时他的心思全都琢磨着怎么让辛和教他打王者,结果辛和刚好提问又刚好是他喜欢用的英雄,总之真是不幸。
      唉,洛白唉声叹气,然后对身边谢云舒说:“这下子惨了,辛和老师对我的印象一定很不好。”
      谢云舒诧异道:“不是吧,你什么时候这么在意老师对你的看法了?”
      洛白苦恼道:“我怕老师不带我打游戏。”
      谢云舒难得无语,这小子鬼迷心窍了是怎么着,究竟是有多喜欢王者荣耀啊。
      (本章完)

第3章 小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