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天兵的护卫之下来到了泰山。
赵真小心翼翼的捧着金杯,身后是七位太监,手中玉盆中装有形制各异的玉玺印章。
值此面对仙人之时,就算刘娥在大胆子,也只能走在赵真身后。几千年来形成的潜默移化的规矩,已经深深的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中,世代流传。
金色光柱依旧闪耀,直通天外,将近十年的时间,金色光柱形成的投影一直在所有人的头上。
现在不仅仅是靠近泰山的附近城市,不论是赵国还是契国或者是大理,高丽,倭国等,几乎大部分的人都在家里供奉了玄武负山仙人坐莲像。
更有丹青高手,雕刻圣手等根据见过仙人的侍卫太监的描述,在山巅,在悬崖处等地方制作了登高的仙人像。
这些雕像处,日日香火隆盛。道观内更是将张若奉为将传承一千五百年的北灵玄武安在了张若身上。
随后相应的《玄帝实录》、《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和《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等文章开始被道士们撰写出来,大肆流传。
这可是真实的神仙,已经在头顶挂了十年了,就算张若一声也没有相应过。
但只是放在那里,就让众多国家的信仰发生了变化,赵国内尤其明显。
当时还是赵恒主政,直接就提出了立道教为国教的事情,最后因为身体原因和寇准等众多大臣反对之顾,随不了了之。
此时的佛教虽有大能在世,也只能悄然隐没,能关闭山门的就关闭山门,不能的就全家卷铺盖投入了别家寺庙之中。
受此影响最大的是吐蕃的活佛们,因为有着秘传转世之法,可以用自身精神替换进幼儿的身体内,虽然限制颇多,且危险甚大,最多也只能进行三次替换。
但这种方法也变相的形成了一种长生之术,所有有着这种秘术的原始佛教在吐蕃是当做国教供奉着。
而现在出现了一个仙人,且是明显打不过的存在,这些活佛们也只好一个个的想方设法跟仙人攀上关系,为其在原始佛教中立了佛位。
在泰山顶端静坐了十年的张若微微睁开双眼,留存在现实中的心神感觉到了赵真刘娥等人的到来。
意识海内,张若随手将不断冒出的金线投入到一旁的金珠之中,这颗金珠是张若具现出来的金色圣杯的能力。
至于金线,则是这个低武世界内信徒所供奉的香火。
张若当然不需要香火,若是按照神系来划分,张若属于自然神,法则神一类,体内水行符文自动替代这个低武世界内的水行权柄。
有着这种力量,张若自然不会需要香火,而且这些香火也没什么研究价值。
张若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虚实,这香火就是普通人散发的精神力加上一些强烈的情绪在里面,然后根据张若的仙人像,被牵引到张若这里。
这就跟念名感应一般,只要是涉及到张若的东西,不管是画像还是念名,张若都能感觉到。
就算念得名字千奇百怪,但是其中的精神指向,只要是张若这里就行。
十年时间的香火自然不少,这个世界的等级虽低,人也不多。张若有粗略算过,几十亿就到顶了。
这些香火投入金珠之后,金珠开始产生了一些特异的变化,其可以许愿的范围稍微多了点。
正在书写的张若,此时突然心中一动,随即睁开双眼。
现实中,端坐在莲台上的张若微微睁眼,看着下面叩拜的众人。
“仙人在上,我赵真继任赵国第四代皇帝,此刻捧金杯而来,以七国之印章,十年之杀伐,求取不死药。”
赵真双手捧着金杯,缓缓说道,明亮的双眼敢于抬头看着庞大的土台龟上莲台座内的张若。
第四十六 负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