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三节 见元首了[1/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六十三节见元首了
      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火箭炮是1933年苏联研制成功的b13型火箭炮。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安装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装有轨式定向器,可联装16枚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苏军,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纳粹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时,像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目标上,声似雷鸣虎啸,热若排山倒海之势。不仅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以致德军士兵后来一听到这种炮声,就心胆俱裂。为了保密,当时苏军未给火箭炮定名,但在发射架上标有表示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兵工厂的“k”字。可能由于这个缘故,苏军战士便把这咱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亲切地称之为“卡秋莎”。
      严格地说,“卡秋莎”是导轨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最早的具有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国于1941年正式装备部队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
      德国人研究火箭炮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190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就购买了瑞典人温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专利,并独立进行了改进和试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火箭炮曾在战场上试用。但是,还没等大量生产,大战就结束了。与此同时,苏联在火箭武器的研制上,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苏联人的动向对德国人研制火箭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克虏伯公司又重新开始了火箭炮的研制工作。研制工作从火箭弹的火药开始。开始时用的是黑色火药,而且是手工操作,工艺性很差,再加上黑色火药容易冲击着火,使研制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到了1935年,一种新型的、耐冲击的火箭推进剂研制成功,这种火箭极便于大规模组织生产,从而使德国的火箭炮研制工作大大加快。
      德国人重视多管火箭炮的研制工作,首先是因为它的火力密度大,结构简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向敌方阵地倾泻大量钢雨,面杀伤威力极大,而且在射击后可以用牵引方式迅速转移阵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炮兵武器。火箭炮的最大缺点是弹道不稳定,射弹散布大,火箭弹的外弹道轨迹容易暴露自身。为此,德军规定火箭炮射击后应迅速转移射击阵地,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在二战中,德国人发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箭炮,有固定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多种形式。
      这次“一号特工”展示给范哈儿看的,正是克虏伯公司正在研制的41型火箭炮。
      “能搞到更详细的数据么?”
      范哈儿立刻追问。
      “范督,搞到更多一些的结构数据应该没问题,只是克虏伯自从研制出了新的推进剂后,也还在对老式的火箭炮结构进行改进研制。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的到最终的定型数据。这新型火箭炮的保密重点,现在落在了推进剂上面,这方面我就无能为力了。”
      “呵呵呵……”范哈儿满意的笑了起来,“只要结构图纸就行,至于推进剂方面,我们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推进剂的事情,确实是范哈儿最不担心的。
      因为四川本来就有现在全世界开发量最大的天然气田,虽然这些出产的天然气,不能直接用来作为火箭推进剂,但是毫无疑问,根据这些天然气,分析提炼出适合作为推进剂的燃料,还是相对比较容易,至少比利用间谍慢慢获取,要简单不少。
      “是!范督,那我会尽快把结构数据拿来。”一号特工信心十足的保证。
      这个时代的火箭炮,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一号特工相信,就算没有具体的官方数据,只要自己这样的特工,利用望远镜远远的观测一番,就能得到大致相符的数据。而德国人现在对火箭炮的保密,也是把重点放在推进剂和点火方式等几方面,对于火箭炮具体的机构,却是并不怎么严加防范。
      范哈儿也是很中意的点头,他相信,在他本人离开德国之前,肯定能得到具体的数据了。
      其实他这次出访德国,也确实是为了更好的接受情报员收集的间谍资料和情报。
      范哈儿在德国的派遣人员毕竟不多,很多人频繁往来中德两地的话,马上会被德国的情报机构盯上,当然也就不合适传递情报资料了。而以范哈儿的奥运代表团长身份出访德国,德国政府却是绝对不会对他进行太过紧逼的侦察,他完全可以在拿到情报资料后,光明正大的离开,而不用担心德国情报人员拦截。
      就在范哈儿结束了自己情报人员会面的第二天,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纽赖特,亲自致电范哈儿,表示:
      “元首将会在明天中午接见将军阁下!”
      来到德国这么多天,范哈儿一直在想着怎么见到希特勒,等了这么长时间,今天终于得到确切的会见消息,他反而没有什么激动的感觉。
      终于就要见到那凶名赫赫的大独裁者了,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范哈儿一脸的苦笑。
      本来他在来德国之前,就已经决定,要在希特勒面前,扮演一番先知的角色,将一些历史事件,提前进行预言,从而取信这位元首,为他和西南地区,赢取更大的援助。
      但是真正到了德国,经过这么些日子的等待后,范哈儿却是又对自己之前的决定有了犹豫。
      感觉这些日子,希特勒明显是故意在晾着自己啊,难道这个家伙,对自己已经有了警觉提防?
      范哈儿回忆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和老希的几次过手,好像没出什么问题啊?
      不过随即,范哈儿就想到了问题真正在哪儿,就是一直没出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呢。因为自己已经通过在德国的代表,帮希特勒和纳粹党,进行了几次预见性的指点,而事后,也确实一一应验了,期间一直都没有出问题。
      这样高的命中率,放在希特勒的眼前,也许短时间内还不会有什么问题,时间长了,他当然会有所怀疑。而双方相交整整五年多,希特勒怎么可能还不怀疑。
      鉴于此,范哈儿决定,这次去见那位元首,还是老老实实好了,除非他主动问题,自己绝不主动预言。
      第二天上午,德国外交部派车来接范哈儿一行人。
      当奔驰敞篷车抵达总理府前的时候,外长纽赖特男爵,已经在大门口代表希特勒迎接范哈儿了。
      “尊敬的范将军,元首已经在里面等候您,您随时可以和我一起进去见他。”
      纽赖特男爵先是笑着朝范哈儿点头,随即让自己身边的翻译,将话转译给范哈儿。
      “哦!那还等什么?我可是早急着见见伟大的德国元首了!”
      范哈儿大笑着一笔划手,让纽赖特带路。
      总理府并不比范哈儿的范庄大多少,但是戒备森严,先手阻止了范哈儿的保镖和副官通行,虽然心中无奈,却还是让范哈儿暗暗点头。
      德国人看来还是很谨慎的啊,就算希特勒现在在德国国内,拥有“神”一样的威望,但是防御警戒,却是一丝也不马虎的。
      三转两转,一行人就来到了那位元首的办公室。
      纽赖特笑着“啪啪”两声敲门后,里面立刻传来一声“进来”的答复
      门是从里面主动拉开,一个秘书打开门后,就把范哈儿、纽赖特、翻译三人让了进去。
    

第一百六十三节 见元首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