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节听演讲和感受
1936年8月,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举行。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开动全部宣传机器,大肆鼓吹“奥林匹克精神”,宣布柏林的大门向所有的人开放。希特勒甚至作出了“令人震惊”的让步:允许一些德国犹太人优秀运动员代表德国参加竞赛。而他们这样做的最大目的,就是期望在这届奥运会上,证明“雅利安人”的种族优越性。
希特勒“纳粹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极端的种族主义的观念。它宣扬日耳曼—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高级的人种,因为“雅利安人”给德国人带去了高贵的血液、艺术和知识的天赋。
正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写到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几乎完全是雅利安人的创造性产物……只有雅利安人才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始者……他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从他的光芒四射的额头,永远飞迸出神圣的天才的火星,永远燃点着知识的火焰,照亮了默默的神秘的黑夜,推动人类走上征服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道路。”
同时,希特勒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变成了人类种族的“糟粕”,他们是下贱的种族,犹太人应当被予以肉体和精神上的消灭。而斯拉夫人,如捷克、波兰和俄罗斯人也只配为日耳曼人伐木,做提水的奴仆,欧洲和世界的其他民族也应当如此。
在这届奥运会上,德国获得金牌数第一,共33块,希特勒为他的“种族优越”感和他的“雅利安人至上”论在奥运会上得到“实际证明”,感到十分欢快。但同时,希特勒和纳粹高层,也同样十分郁闷。就是他们寄予厚望,想真正证明雅利安人素质第一的田径赛场上,伟大的雅利安人,却被一个让他们的歧视的黑人超越了。
美国著名黑人运动员欧文斯,狠狠的在田径赛场上,给了希特勒一个反证。欧文斯在11万观众面前,先后夺得100米、200米、跳远、4x100米接力4项金牌,平、破奥运会记录12次,成了本届奥运会最成功的运动员。
在欧文斯来柏林参加比赛前,纳粹分子已经听说过他的名字,他们甚至告诫德国的田径运动员:“你们的唯一敌人就是欧文斯。”实际上,纳粹方面心里也很忐忑,一来希望自己的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击败欧文斯,以证明“日耳曼民族”的优胜;一方面又怕不敌欧文斯,从而落下一个千古笑柄。在这种忐忑中,纳粹德国用了一群运动员和欧文斯进行车轮战,结果发现欧文斯真的是田径场上的上帝。
不过此时田径赛场上的“雅利安人”和黑人大战还没展开,预赛中,范哈儿关注的对象,也主要是中国队员。本来按照历史发展的话,因为长途旅程没有恢复体力,中国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外,其他全遭淘汰。但这一次,因为大家都养精蓄锐,包括程金冠、刘长春等运动员在内,大家的体力和精神都非常好。
结果十个运动员参赛,到是有五个进入了决赛,其中就有名将程金冠、刘长春和符保卢。
“真是太棒了!”范哈儿笑着连连鼓掌。
从这次的比赛中看,那三位名将的成绩都还不错,只要发挥出他们的最好水平,进前三名那肯定是没问题。
“恭喜范将军,中国运动员这次表现很不错。中国人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可以和雅利安人一样,站在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陪同范哈儿观看比赛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一边对中国运动员的成功,表示祝贺,一边却也还是不忘对范哈儿再次宣传了一下“雅利安人”的种族优越性。
在德国,在纳粹党中,种族论,可不仅仅是希特勒一个人的特产。
在他的主导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深入人心的主见了,面前的这位戈培尔博士,就是希特勒种族言论的最有力扩音器。
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这个人的样子很有趣,一副瘪叁似的尊荣,与脑满肠肥的戈林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女性的气质,而且还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貌打扮,让人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个同性恋。但他妻子为他生下的11个子女,清清楚楚地说明人不可貌相。由于希特勒从来不带爱娃布劳恩到公开场合露面,戈培尔太太实际上就扮演了纳粹德国第一夫人的角色。
希特勒派遣戈培尔夫妇来陪同范哈儿,确实是把他当成来访的外国元首一样接待了。
“呵呵呵,哪里,他们三个的成绩,哪里能和最优秀的德国运动员相比。”范哈儿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
到不是他故意降低姿态奉承对方,因为那也是一个无奈地事实,刘长春他们三人的成绩,想争夺第一名,确实还是非常困难的。
“呵呵,您谦虚了。”戈培尔一边笑着,一边却也不再赞美。
他内心的民族自豪感,确实还是认定雅利安人,肯定比中国人要优秀。
一战战败后,德国战争赔款的数目惊人的大,经济很快就陷于破产的境地,而战胜国政府却死活不肯减免债务。德国人只好靠把他们的货币贬值这种割肉补疮的自杀性政策来苦苦应付,马克在几个月内就变成了废纸,失业率节节攀升。上百万人在街上游荡,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他们连房租都交不起了。骚乱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人民对政治的兴趣空前地高涨。
在此期间,退役后被现实扫荡了一切就业幻想的希特勒也开始认真地思考政治问题。他此时的思想很像是一位典型的过激愤青,脑子里非敌即友。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他相信有人在蓄意破坏德国经济。只有消灭这些敌人,德国才能重新振兴。这些敌人是谁呢?首先是犹太人,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却宁肯放高利贷,也不愿意拿来创办企业,为社会制造就业机会,为富不仁;他们的服装和信仰与其他德国人格格不入,相互间又结成关系紧密的小圈子,自绝于主流社会;而且他们以前得罪过希特勒,但这并非最主要的问题,对犹太人的迫害由来已久。其次是英、法、美这些“帝国主义”国家,他们的脑子里只有钱,毫无人道主义观念。持这种观点的并非只有希特勒一人:他很快找到了几个志趣相投的伙伴,秘密组建了一个小政党“德意志工人党”,当时的党员只有7个人。
想实现伟大的复兴,德意志民族还需要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它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被基本上摧毁了。希特勒和他的同志们为此引进了“雅利安人”的概念,虽然它被历史界证明是错误的:现代德国人与公元前1500年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虽然同属印度-日耳曼语系,但相互间充其量只是远亲的关系。不过希特勒他们既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考据学家,“雅利安人”这个词,被他们简单地等同于日耳曼人-罗马帝国的征服者,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肩负着拯救整个欧洲,整个西方的神圣使命。
希特勒理想的“新人类”必须比“旧人类”更智慧、更强壮,稍有遗传学或配种学知识的人,都应当知道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案是什么。希特勒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大量的残疾人被隔离,被禁止生育子女,甚至被处死。为了同样的目的,全德国的居民都被责成编写本家的族谱,以证明自己纯正的“雅利安”血统。
第一百六十五节 听演讲和感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