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八节 外交博弈[1/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六十八节外交博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确算是一次同盟战争,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同盟对同盟。最初是英法对德意,然后是美英俄对德意日,最后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同盟,号称反法西斯联盟。
      但是这些同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却是相当复杂,而且彼此差异颇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人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似乎不太重视,尤其是在同盟战略方面的研究最为缺乏。其实德意、德日、英法、美英等同盟关系,都有很慢的一个发展过程,甚至和一战的那种结盟不同,这次的结盟重点都是放在战略方面而不是外交方面。主要目的,当然是因为同盟关系在战略领域中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同盟战略形成的最终好处,让各个集团非常乐衷与达成一类的结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资格最老的同盟关系是德意两国之间的同盟。此种关系的起源可以回溯到战前的30年代。自从希特勒1933年在德国取得政权之后,由于双方在思想上的接近,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即开始缔结伙伴关系。但两国之间不过是互通声气,彼此捧场,还根本谈不上有所谓同盟的存在。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对于德意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关键。德意两国对西班牙的共同政策为罗马柏林轴心奠定了主要基础。从1936年9月起,希特勒即积极展开其争取意大利的外交战。他特别指出:“地中海是一个纯粹的意大利海,意大利有控制地中海的特权。”这种曲意交欢的态度也就冲淡了双方过去因为奥地利问题曾引起的不愉快情绪。
      经过若干互相磋商之后,10月21日意大利外长,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遂在柏林与德国外长诺纽赖特签订一项所谓《十月草约》,在许多问题上都说明了双方合作的细节。这是两国之间有正式条约的开始,但严格说来,仍不具有军事同盟的意义。
      直到1936年11月1日,墨索里尼公开承认两国之间已有一种协定之存在,并第一次使用“轴心”这个名词,后来所谓的轴心国同盟,才开始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
      而直到1936年11月,德日两国代表又在柏林签订所谓《反共公约》(antiternact)——关于该公约内容留待下节说明——希特勒遂希望把《十月草约》与《反共公约》合而为一,并以此当做一个新军事同盟的基础。
      这次范哈儿收到的德日结盟情报,其实就是关于这个“反共协定”的,只是因为这时候协定还没具体签署,一号特工也无法具体分辨这个协定的性质,就把归为可能的盟约罢了。
      范哈儿立刻约见德国外长纽赖特,对此事进行关注:
      “纽赖特男爵,听说贵国和日本这个曾经入侵贵国的敌人,在进行一些结盟商谈,不知道是否有这事?”
      纽赖特一听说范哈儿提起此事,就是一惊。
      他作为外长,当然知道将日本合作签约的事情,实际上,两国外交官此前已经进行了多次秘密的商谈,直到双方高层对此达成统一共识,才在最近几天刚刚进入实质性的商谈。但因为实质性的商谈,自然要启用大量外交人员,所以这次的保密程度,才会比之前稍微减弱。只是就算这样,那好歹也仍旧是一次秘密谈判,怎么会让范哈儿这个中国将军,这么快就知道消息了呢?
      纽赖特心中不解,但是嘴上还是马上进行否认:
      “范将军,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到目前为止一直维持了原来的正常关系,绝对没有达成任何的盟约。而且将军阁下完全可以放心,就算德日达成什么盟约,我也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是针对中国的。”
      纽赖特一脸平静,并没有任何说谎的羞愧。
      实际上,他这里也主要采用了大量外交术语,却是真没有撒谎。
      范哈儿一听纽赖特的话,就知道他是故意这么回答,实际回避了自己问题的本质,就是德国有没有在和日本进行结盟谈判。
      他知道这位纽赖特男爵,其实在德国外交系统还算是个亲华派,比较好说话。现在看对方的态度,他当即不满的表态:
      “纽赖特男爵,您作为一个资深的外交官,应该明白中日之间的恩怨关系,尤其应该明白当近日本对中国的态度。我们现在彼此之间是非常友好的朋友,而如果德国政府,对日本表示了任何友好的信号,都将会促使他们对中国采取更不友好的行动。我必须提醒你一个事实,男爵阁下,一旦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到时候也必然会影响到中国和德国的正常交往。”
      范哈儿这已经是在隐隐威胁。
      他知道,35年、36年、37年,这几年正是纳粹德国发展军备的最关键几年,他们非常需要中国政府提供的各种珍贵军用资源钨、锑、钼、铬等。如果自己现在马上掐断对德的这些矿产供应,绝对会让国内没多少储备的德国,进入一个非常不妙的境地。
      他的威胁一出,果然让纽赖特男爵立刻变了脸色:
      “将军阁下,虽然我觉得你这是在威胁伟大的德意志帝国,但我还是愿意将你的意志,转达给我们的元首,由他亲自裁决对你们态度。”
      纽赖特神色十分严肃的站了起来,准备告辞离开。
      范哈儿也没有挽留,而是就此表示:
      “这也正是我想要的,希望将军阁下,能够如实转达范某的意思。”
      “这个当然。”纽赖特男爵点点头,同时诚恳的对范哈儿表示:“将军阁下,不管中德关系怎么样发展,作为一个传统的德国外交官,作为一个已经和中国政府有十几年友好接触的外长,我个人一直对中国有着深厚的友谊。”
      说完,他马上就告辞离开。
      出了范哈儿居住的国宾馆,这位外长坐车直奔总理府。
      实际上,这位老外长、老外交官,他内心对于和日本结盟的观点,其实并不是特别热衷。在德国外交系统中,传统外交人士,因为和中国有几十年友好外交传统的历史,对中国的友好程度,远远超过对日友好程度。
      此时德国外交高层中,对日结盟比较热火持支持态度的,其实是纽赖特外长以后的继任者里宾特洛甫。
      作为一直和他在争权的政敌,纽赖特当然不会喜欢里宾特洛甫,对于他力主的对日结盟,其实也并不是特别支持,只是因为里宾特洛甫活动能力直达希特勒,而那位元首对此也比较有兴趣,才不得不实事求是的去安排布置对日接触。
      不过这一次听了范哈儿的话后,这位外长却是极为兴奋的直奔总理府,想要把放哪哈儿这位元首非常重视的客人,对他和日本结盟不满的意思,给快点

第一百六十八节 外交博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