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节 调解[1/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八十节调解
      西安的局势,现在已经万分紧张。
      就算张学良答应了范哈儿前来调解,但是考虑到杨虎城和手下其他将领的意见,还是要求范哈儿只能单机前往,不得携带太多警卫和扈从人员。
      这到是让本来准备带上一支特种兵,看形势不好就让自己的特种部队混入向老蒋表表功的范哈儿,只能无奈取消了原来的打算。
      12月14日,搭载着范哈儿、宋美龄、宋子文、端纳、杨秀琼和部分随从人员的专机,顺利抵达了西安机场。张学良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且对宋美龄态度颇为友善。
      这让本来还担心在西安遭遇威胁的宋美龄,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这位夫人虽然做事有担当,决定冒险来这个龙潭虎穴营救自己丈夫,但毕竟是女人,担心的地方比较多。在飞机降落前,还特意把手枪递给端纳,说:
      “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
      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下机后,宋美龄与张学良说:
      “汉卿,这是我的东西,就不要再检查了把?”
      张学良马上说:“夫人,岂敢!岂敢!”
      那把手枪就顺利的被带了进去,并没有被搜下。
      范哈儿在一边看了也没说,如今的西安城中可以说聚集了千军万马,想要从这么多军队的包围中,把老蒋救出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如果仅仅是拿来防身的话,倒也不错。
      张、杨刚开始与范哈儿、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只是举行了见面会,但并没有正式的谈判。对于宋美龄提出要见老蒋的要求,张学良也表示,等明后天再说,并没有答应。二人将范哈儿、宋美龄一行安排在了宾馆,就再没其他正式的会见活动。
      到是私底下,张学良马上会见了范哈儿,提出:
      “国民党反应过度,西安形势危急,只能求哈公出兵相助了。”
      因为范哈儿的插手,这次宋美龄抵达西安比历史上早了好几天,而在这个时候,南京的国民党高层,对于东北军、西北军的态度,却是明显准备采取不合作态度。一方面继续在高层会议上争论,一方面却是组织了讨逆军准备讨伐张杨二人。
      对此,范哈儿只是答复:
      “若中央军确实进攻西安,范某出兵援助自然毫无疑问。只是现在形势任由商榷余地,不必急着行动。到是共产党方面的态度,必须尽快争取拉拢,否则大事难成。”
      “共产党红军方面,小弟已经有所联络,对方前日恢复还算友善,就是共产国际对我等行事不做好评,现还需等中共高层的正式决议答复,仅凭毛周二人之前态度看,回复应该不会出乎弟之前预料。”张学良也是有点感慨。
      在扣蒋之前,张学良、杨虎城怕国民党破译电文,不敢先将此事通知共产党和范哈儿方面,但他们认为,事变一发动必然会得到共产党与红军的支持,不过结果却并非完全像他们想的那样。
      事变发生后,自13日起,苏共机关报《真理报》和《消息报》即连篇累牍抨击西安事变,并用英语广播(中共中央有专人收听莫斯科的英语广播。)为洗白自己,他们甚至指控此次事变与汪精卫有关连。尽管如此,自事变爆发起,中共中央还是肯定西安事变为抗日,是义举,一直积极支持张、杨。毛、周二人说拟派周去西安共商大计,征求张学良的意见,并提醒:看好蒋介石,必须由张的卫队营看管,防止蒋收买看守人员。
      扣蒋以后,西安随时都可能遭到中央军进攻。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央决议出来之前,即致电张学良,建议将东北军集中西安、平凉一线,十七路军集中潼关、西安一线,红军钳制宁夏、陇东一带胡宗南、曾万锤等部中央军,免使西安背腹受敌。红军侦知樊崧甫军向潼关急进,毛、周二人又致电张学良,要他迅速占领潼关。南京方面明令讨伐西安后,毛、周提醒张学良要把精力集中在团结东北军与十七路军方面,因中央军有围城救蒋介石的企图。
      同时,中共中央令红军南下,与张、杨部靠拢,目的是壮其胆而振其气,“靠近张、杨,可应付各种事变,远离则不能”。张、杨欢迎红军去,红军规定接受友军防地,不改变政治组织,不与民团冲突,不打土豪等新政策,符合抗日统一战线方针。
      当范哈儿、宋美龄一行人抵达西安的时候,正是张学良、杨虎城得到中共初步回复的时候。
      现在的历史,因为范哈儿这个异类的出现,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次西安事变发生后,很多事情也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范哈儿的西南联盟和东北军、西北军,都有较好的合作关系,甚至和中共红军方面,同样有不容掩盖的私下交往,所以这次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代表的实力和得到的支持,也远超历史上真实水平。
      至少,共产国际对张、杨二人的骂声,就没有像历史上那么大。
      所以张学良在见宋美龄、宋子文的时候,还是很明确的重复了自己在通电中提出的要求,表示只要统一战线抗日,他马上就会释放老蒋,并且愿意负荆请罪。
      宋美龄这边,对于张学良的要求并不意外。
      而且她很明白,以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左右国民党中央的决策,但她却知道有一个人绝对能让现在的国民党大佬们,乖乖听话,这个人就是老蒋。所以她这次来西安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见老蒋一面。在张学良答应尽快安排后,她仍旧坚持最好是第二天就能见到老蒋。
      此时,由于中央军涌入潼关,张学良要求红军以主力对胡宗南等部,并接防肤施、甘泉地区,使汤恩伯部不得向西与胡宗南部联络,此外要求陕南陈先瑞部出商雒地区侧击卢氏、灵宝,威胁东路中央军后方。
      红军同意陈先瑞部先去商雒,后加派了徐海东部。同时又提醒张学良:应确保兰州、汉中两战略要地以孤立甘肃中央军,兰州有于学忠部,汉中是否请范哈儿出兵占领。
      当时范哈儿的川军和东北军、红军,早已形成了军事默契,让范哈儿出兵为事变站台,也是张学良在事变发生后,就第一时间提出来的。只是范哈儿考虑到事变发生后,国内舆论谴责张、杨的声音很大,站出来不一定合算。本来本来国人对于老蒋反共不抗日的行为,争论和骂声一直比较多,但是张、杨一抓了老蒋后,很多人反而改为支持老蒋了。觉得只有统一在一个领导人旗帜下,才能真正做到团结抗日,事变的结果,竟然是让老蒋的声望空前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国人一方面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团结一致抗日,一方面却又抨击张、杨二人的行为。就连西南联盟麾下的川、康、滇、黔等地人民,也基本是持这么一个观点。范哈儿到了这个时候,必须得考虑到民心和支持张杨二人的效益了,所以对于红军和张、杨二人主张让他占领汉中,他虽然心动,却是没有马上实施。
      他一边让宋美龄、宋子文在张公馆继续和张学良进行交涉,一边却是密集和联盟内部进行电报联络。与参谋长邓锡侯和联盟另外三位巨头一起,商量他们到底是否要进驻汉中,帮助张学良。
    &nb

第一百八十节 调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