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三节 上下一心保卫战[1/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百二十三节上下一心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没有什么打响第一枪第二枪的说法,一路尾随败军追击过来的日军,仅仅是在防线外稍微休整了一番,就陆续开始对南京第一道防卫阵线发起了攻击。
      按照日军派遣军和方面军司令部的意思,就是要不给中国军队一线时机,趁敌还在混乱之中,就全力发动攻势,试图一次强攻而攻占南京。
      也不知道是不是日军特别喜欢用“混乱”这个战术,从松井石根挑起淞沪会战开始,他们就一直企图以打击中国陷入“混乱”,然后趁敌“混乱”,全力攻击等等,所用的,大多是“混乱”战术,让人听起来,总感觉像玩后世的游戏似的。
      不过这样的战术,在这个年代用起来,其实也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在苏嘉线败退开始以后,国军中就有多支部队,确实陷入了“混乱”,被日军追赶着逃跑,根本不能站稳脚跟,更不要说反击。
      不过这一次攻击南京的战役,日军企图再次使用混乱战术,就不可能成功了。
      首先指挥南京防卫作战的城防司令唐生智,他本来就是一员老将,对于安抚部队,保守防卫作战,向来就非常擅长。
      所以当日军还没发动第一波攻势的时候,外围防卫阵地就早已经进入了有序防卫状态。
      至于少数被日军追击的残军败将,也是按照预定的方案,被宪兵部队收拢另外安置。这些军心已失的部队,在没有经过重新整训前,匆忙把它们驱赶上战场,只会在战斗过程中,望风而降,白白扰乱自己阵脚,与事无不。所以这位唐生智长官,将这些部队缴械后,根本没有将他们马上派上战场的意思。
      历史上很多从吴福线、锡澄线后撤的败军,逃到南京后就军心溃散走不动了,而且还没等他们恢复士气,城防就宣告失守,最后被日军缴械后屠杀,结局很是悲惨。而这一次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境况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只要这一次南京保卫战,能够坚持的时间够长,让他们足够恢复士气和战斗力,那这些人的结局,就肯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
      2月7日,南京保卫战全面爆发。
      日军在炮兵及航空兵强大火力支援下,开始向第一线主阵地带发起全面猛攻。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将从镇江刚刚撤回的第71军,控置于第74军和第66军结合部后方的高桥门一带,同时令第66军以一部兵力从汤山镇由南向北、第41师以一部兵力从射乌龙山由北向南、第36师预备2团配属战车连从麒麟门由西向东,对突入胡塘、大胡山附近之敌实施合击。
      但由于日军后续部队已从突破口投入战斗,第66军汤山镇阵地和第41师栖霞山阵地均遭日军猛烈攻击,因而三面合击的企图无法实现,转以第36师的预备2团在东流以西、以南一带抗击已占领复兴桥日军的进攻。
      8日,原在湖州地区的日军第6师团亦以强行军赶至秣陵镇以西地区,在第114师团残部合并改编的第128旅团左翼展开,参加了进攻南京外围阵地的作战。由于在南渡河战役中,第114师团受创太重,第128旅团整编后战力未回复,所以战斗进展基本停止,再中国守军的猛烈还击下,第128旅团的奥保夫少将,不得不几次向第6师团求援,从而拖累这条战线日军进攻态势,给了国军很大防守空间。
      南京外围第一线阵地经过两日一夜的激烈战斗,各主要防御地段上的工事多已被日军炮兵及航空兵火力摧毁,守军伤亡惨重。
      第51师防守淳化镇的第301团的代团长纪鸿儒身负重伤,连长伤亡9名,排以下伤亡1400余人,已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但国军的反击,同样十分有力,战斗过程中,几次打退日军第128旅团攻势,而在范哈儿空军的支援下,也击落两架日军战机,机枪扫射日军进攻队列时,直接打死日军一个少佐级高级军官。
      阵地几次易手,双方伤亡都比较明显。
      直到第二天下午,日军在坦克引导下,才先后攻占了汤山镇、淳化镇等重要据点。与此同时,日军右翼第13师团的第26旅团沼田支队已击退第57军的第111师,占领靖江,天谷支队已攻入镇江,日军左翼国崎支队已进至当涂附近,第18师团攻占宣城后正向芜湖前进中。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鉴于上述情况,为集中兵力固守南京,一方面下令命第一线阵地守军退守复廓阵地;一方面命镇江的第103师、第112师及其附近的第82军迅速撤至南京。8日下午,第2军团的第48师已运抵南京,第83军的第156师也撤至南京,其第154师仍在撤退途中。16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下达了“卫参作字第28号”命令,对复廓阵地的防守进行部署。
      “右侧支队固守板桥镇大(戴)山之线;第74军固守牛首山一带据点至河定桥之线;第88师固守雨花台;第71军之87师固守河定桥至孩子里(江南(宁芜)铁路北)之线,右与88师及51师、左与教导总队联系;教导总队固守紫金山;第2军团固守杨坊山、乌龙山之线及乌龙山要塞;第36师固守红山、幕府山一带;第66军至大水关附近集结整理待命;第83军之156及36师之1团(预备2团),在青龙山、龙王山线掩护撤退。”
      同时电请范哈儿,再派出两个师兵力,直接支援复廓阵地。
      范哈儿立刻命令宪兵教导2团防守水西门至汉中门城垣阵地及城外上新河河堤阵地,令宪兵第2团防守城内清凉山,令宪兵第10团防守城内明故宫飞机场。而自己的本部人马,也是直接派出了最精锐的雷太鹏师,直接出兵协守雨花台。
      南京外围第一线阵地被突破后,守军撤退仓促,缺乏有效的掩护措施,日军乘势尾随,跟踪追击,以致有些复廓阵地尚未占领稳固,即为日军突破。
      至10日拂晓,日上海派遣军第16师团进至麒麟门、苍波门一带;第9师团进至光华门外,占领了大校场及通光营房;第10军的第128旅团进至雨花台南;第6师团进至雨花台西,其左翼一部占领大胜关。中国军队第60军退至大水关、燕子矶一带整顿;第74军退至水西门内外,改任城垣守备。
      日军一方面进行攻城准备,如部署炮兵进入阵地,坦克集中于待机地域以及选定入城路线等;一方面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
      “百万日军已席卷江南,南京城处于包围之中……故本司令官代表日军奉劝贵军,当和平开放南京城,然后按以下办法处置。对本劝告的答复,当于2月11日正午交至中山路句容道上的步哨线。若贵军派遣代表司令官的责任者时,本司令官亦准备派代表在该处与贵方签订有关南京城接收问题的必要协定。如果在上述指定时间内得不到任何答复,日军不得已将开始对南京的进攻。”
      文末署名大日本陆军总司令官松井石根。
      收到劝降文告的唐生智,甚至都没有等浦口的范哈儿答应,就直接以下达后继作战命令的方式,作出了答复。
      同时对内发布决一死战文告:
      “本军目下占领复廓阵地为固守南京之最后战斗,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摇动全军,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后移,定遵委座命令,按连坐法从严办理。各军所得船只,一律缴交运输司令部,由第七战长官范哈儿调度,不准私自扣留,着派第78军军长宋希濂负责协调。沿江宪、警严禁部队散兵私自乘船渡江,违者即行拘捕

第二百二十三节 上下一心保卫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