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九节 江防[1/2页]

我是师长范哈儿 黄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百四十九节江防
      今天的范庄,注定是要热闹的一天。
      范哈儿才送走了卢思德这头约翰牛,坐下想和卢作孚等人商量商量英国人提出的事情,外面国民政府的孔祥熙和军政部长何应钦,就一起联袂来访了。
      孔祥熙现在正是重庆行政院的最高代理人,而何应钦,则是国军在重庆的军界最高将领,两人的联袂来访,代表了国民政府的最高层次级别。
      范哈儿即便和两人已经很熟了,看到他们抢在自己拜访他们之前,就提前到了范庄,也还是不得不抱怨:
      “孔院长,何部长,你们两位怎么能这样,应该由范某先去拜访你们,怎么能让你们先来找范某了呢!”
      范哈儿的抱怨,只是引来孔、何两人的一阵大笑。
      “今天上午那么多人来看抗日英雄,也没见你抱怨,怎么,现在就不准我们也来凑凑热闹?”
      “府院可是托范哈公护佑之功,才可以在重庆继续残喘,如今我们来拜访一下地主,这也是客人应尽的礼节么!”
      两人对于范哈儿,并没有怎么见外的意思。
      如果不是这次国民政府委员中,有人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在没有和范哈儿西南集团商量一声的前提下,就擅自提出了要把重庆提升为行政院直辖市的提案,他们两人也不用为了灭火,主动这么早的跑过来见范哈儿。
      要知道,两人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大早就准备出门来拜访范哈儿并且私下道歉,没想到先是听到大群百姓聚集在范庄门口要见范哈儿,后是英国总领事也来了,让他们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在家里一直等到现在,才算是终于能抽空见到“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见自己一行的范哈儿了。
      玩笑几句后,孔祥熙直接就这次的政府委员会提议升级重庆为直辖市一事,准备向范哈儿道歉。
      范哈儿却是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直接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没有意见,并且已经具体负责的内容,交给了四川省民政厅张卢作孚和重庆市长潘文华负责,要孔祥熙和他们两人商量就行。
      一听范哈儿不计较,孔祥熙和何应钦顿时大喜。
      他们可是知道,就是人在武汉的老蒋,在听说重庆的国民政府闹出那么大一件乌龙后,也是气得拍桌子骂娘,称他们嫌事情不够多,在国内好不容易取得对日优势的时候,自己内部又先乱起来了。让孔、何二人,无论如何也要竭尽全力,安抚好范哈儿,不要让他对国民政府和中央军有了成见,摞挑子不继续抗战了。
      收到消息后的两人,自然是胆战心惊,深怕范哈儿回重庆是准备和他们翻脸,所以刚才从进门开始,对于这位羽翼已丰,声名显赫的西南王,就显得稍微有点低声下气。
      现在一听他不追究,而且隐约有暗示自己同意的意思,顿时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头也抬高了,胸也听起来了,说话的声音,也自然而然的清晰高亮起来了。
      一番长谈之后,送走这两位府院的军政代表时,天色都已经快黑了,范哈儿干脆留下刘文辉、卢作孚和潘文华等几个嫡系亲信,一起在范庄用餐,再后继商量英国提出的问题。
      对于英国人让自己接受对日赔偿,然后以这个为条件,获得在中国更高的政治地位,范哈儿和刘文辉等人,都一致判定,英国是准备撇开武汉的老蒋和国民政府,牺牲中国巨大的利益后,谋取华东的暂时稳定。
      之所以仅仅说是暂时稳定,那是因为任何人都看得出来,日本人对于中国的野心,根本没有止境,现在仅仅是因为在华东战事不利,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所以才愿意在英法美等国的压力下,考虑从谈判桌上,取得不能在战场上取得的东西,这样谈判出来的和平,当然不是不可能持久的。
      “也许我们完全可以先接受,趁入主中央之后,再考虑是不是对日继续作战!”刘文辉眼睛闪亮的很是对范哈儿进行鼓动。
      这位老西南王,可是一直对入主中央,统一中国很是有野心。可惜现在年纪大了,而且面对范哈儿的强势,根本无法对抗,只能乖乖的选择臣服。但即便是做了范哈儿的手下,他也还是依旧不改最初的野心,很是想鼓动范哈儿,实现自己已经不能实现的最大人生目标。
      作为范哈儿的手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刘文辉那样野心勃勃。
      尤其是作为文官系统实干派的代表卢作孚,他对此很是讲道理用感情的劝说范哈儿:
      “如今国家好不容易因为抗日而团结在一起,如今因为英国人一个画饼般的提议,就自毁长城,和中央政府争权夺利,此智者不为也!”
      对刘文辉也是有一番说法:
      “日本人不是傻子,刘主席想先夺权后抗日,恐怕只会被日本人利用,提前搞乱我们自己内部抗日战线了!”
      到是潘文华,对于这些说法,并不是很感兴趣。
      “如今事情还远,直接讨论结果当然也还早着,我到是很感兴趣,为什么英国人要撇开蒋委员长他们,照理说,武汉的那位,应该比我们更好说话,更容易对日和谈啊?”
      潘文华别看只是一个重庆市长,但能力绝对毋庸置疑。
      他的看法,真好是范哈儿想说的重点。
      “不是因为英国人不找老蒋,而是因为老蒋他看得很清楚,这时候对日和谈,如果牺牲太多的话,和谈成功之日,就是他下台之时。还不如像现在这样,趁着优势继续抗日,至少他还是全中国的最高抗日领袖,发下的命令,就是我们西南所有省市,都不敢拒绝。”范哈儿很是感触的无奈摇头。
      后世研究老蒋的人,早就有结论得出,这位委员长在私人日记中记录的对日本人的看法,眼光远比同时期大多数人要准。
      而这个时代了解老蒋性格为人的人,如果范哈儿自认第二,就绝对没有人敢认第一。
      他这番对老蒋决定的判断一出,就是刘文辉,也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最后几个人的商谈结果,还是觉得应该尽量拖延英国政府和卢思德的要求,绝不正面回应参与对日和谈的事情。
      而且范哈儿在招呼了分别在昆明坐镇的龙云和在武汉的王家烈后,几人一致得出决议。
      绝不轻易接受割让中国大片领土的和谈,绝不接受付出中国无法承受之特权和巨额贷款之谈判。
      而如果英法美三国胆敢单方面代表中国,和日本作出牺牲中国主权和领土利益的和平决定,西南集团的三省一区,坚决不予承认。
      对于西南集团的这个决定,范哈儿也授意王家烈,让他代表自己,向老蒋传达西南集团对此的决定。
      范哈儿的这个表态很及时。
      此时的武汉,老蒋确实正在为英法美三国提出的条件而头痛。
      日本人为了拖延时间,对于英法美三国提出的和谈条件,既不是完全失去理智,又是完全高于他们现在实际从中国获得的利益和好处,可谓刀子高高提起,就看中国和英法美三国的反应,再以适当的力度放下了。
     &

第二百四十九节 江防[1/2页]